安妮·埃尔诺:如何用写作“叛逃”自己的出身?_大只500代理注册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6
毋庸置疑,法国人永远无法放弃他们在某些领域的骄傲(或者说傲慢),比如餐饮、时尚、革命以及——文学。我们可以说,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安妮·埃尔诺对于世界上大部分读者来说都是令人惊讶的事,法国人除外。作为一个已经出过16位文学奖得主的民族,法国人并不迷信这一世界性奖项。因此,...
阅读(148)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6
毋庸置疑,法国人永远无法放弃他们在某些领域的骄傲(或者说傲慢),比如餐饮、时尚、革命以及——文学。我们可以说,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安妮·埃尔诺对于世界上大部分读者来说都是令人惊讶的事,法国人除外。作为一个已经出过16位文学奖得主的民族,法国人并不迷信这一世界性奖项。因此,...
阅读(148)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6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安妮·埃尔诺,她的作品整体描绘了一个法国女性从童年到老年的生活图景。内容上,她书写个人生活,书写自己的童年、父母、家庭、婚姻、爱欲、衰老、疾病,采用独特的个人视角来分析社会现象,切实地讨论女性、阶级等重要的议题。形式上,她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写作风格...
阅读(143)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6
土豆似乎是一种无关紧要的食物,一日三餐,随处可见。但是,你能想象没有土豆的生活吗?16世纪的欧洲北部,土豆曾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如果没有土豆,那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你可曾想象到,我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土豆曾掌握着世界走向? 大约8000年前,安第斯山区的前印加人将土豆驯化。1...
阅读(160)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6
今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表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10月11日, 一场以“从《悠悠岁月》说起——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为主题的活动通过线上的方式举行。活动中,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法...
阅读(148)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5
玛丽莲·梦露在36岁英年早逝之后,关于这位传奇女性的传闻甚嚣尘上。良莠不齐的传记夹带着谣言添补窥私的眼睛和耳朵。揭秘玛丽莲·梦露,显然也是《金发梦露》的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的愿望。从执导过《神枪手之死》的导演,到主演“007女郎”安娜·德·阿玛斯,再到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金发...
阅读(151)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5
埃米尔五岁时失去了爸爸,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德国乡下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这一天,住在柏林的姨妈写信来邀请埃米尔去度假,妈妈把辛苦攒下的140马克别在埃米尔的上衣内口袋里,让他捎给也住在柏林的外婆。没想到,在火车上,一个可恶的小偷趁他熟睡的时候偷走了这笔钱。埃米尔在追踪小偷的过程中结...
阅读(148)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5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或论教育》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告诉学生爱弥儿什么是“所有权”,卢梭特意选了乡间别墅旁的一片菜园,让小爱弥儿在这里种蚕豆。在老师的陪同下,爱弥儿每天都来这里给种子浇水,观察植物的萌芽、破...
阅读(154)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4
据英国《卫报》等媒体消息,日前,英国知名非虚构图书奖巴美列·捷福奖公布了2022年的入围短名单。今年入围的六位提名者均为首次参选,且女性作者首度强势占据五席。在入围作品主题上,传记类备受青睐。 巴美列·捷福奖,原名塞缪尔·约翰逊奖(Samuel Johnson Prize),该奖...
阅读(152)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4
2020年5月,上野千鹤子与铃木凉美开始了为时一年的通信。两位女性相差35岁,一位是日本知名的社会学家,另一位则是刚入围芥川奖的小说创作者。《始于极限》记录了她们这一年来的12封书信。 尽管人生境遇迥异,两位女性在书中分享成长经历,探讨各自生活里的曲折与困惑。从性与恋爱的话题开始...
阅读(154)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2-10-14
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道德动物》,来自美国作家罗伯特·赖特。 《道德动物》是《物种起源》《自私的基因》之后,进化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作者罗伯特·赖特以达尔文的人生经历为案例,用进化心理学破解人类的情感、道德与责任困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基本的人性和道德准则,改变我们思考和感受生活的...
阅读(149)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