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望天空
无边的岩石布满磨损的文字
那么多星星什么也没向我表明
——《文盲》(墨西哥)帕斯
晨起开门雪满山
元 颜辉 (传)《袁安卧雪图》(局部)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被寒冷唤醒,晓色微明,残夜在铜壶里缓缓漏尽,他熬过了夜晚。凌晨四点,也许是五点,活着像一个悬念,今天再次诞生。料峭晓气中,镜子冰冷,报他以清醒的凝视:又衰老了不少。衰老,好像是一夜之间的事。
隔窗竹风,他吃了一惊。“隔牖风惊竹”,风惊竹,不是风惊,不是竹惊,是人心惊。牖是开在墙上的窗,竹子就在窗外,忽飒飒作响,揽镜失神之人倏尔惊醒。
开门撞见雪满山。原来夜里下雪了,一场大雪悄然降临。有人说隔牖风惊竹,是忆起夜间听见的风声,如同孟浩然诗里的“夜来风雨声”,或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但此二句都点明了时间,王维这句可以是回想起夜里,若是夜里,除非他也喝醉了酒,或是春夜沉沉好睡,否则不会到早晨才知道下雪,也不会有开门雪满山的惊喜。
雪还在下,纷纷扬扬。怎么写眼前的雪景呢?《诗经》里写雪下得很盛,有“雨雪霏霏”,“雨雪其雱”,《世说新语》里有“撒盐空中”、“柳絮风起”的比喻。陶渊明有雪句:“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诗经》的句子直见性命,渊明亦纯从感官入手,雪给人的朴素体验,正在于听觉上的寂静,视觉上的皓然。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更灵气,也切合谢太傅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但比喻再美好,终归与物隔了一层,且由此物移至彼物,会使人离开当下的体验。这些名句之外,常见的还有鹅毛大雪、碎琼乱玉、花飞六出等,好句和成语都已被用滥。
王维写雪,只是从自身感受切入,写眼前的真景物:“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也是从听觉和视觉上,传递出自己的本真经验,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洒空”不必非说出自“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典故,这个词本来就有,尽可用来摹写动态。“积素”一是洁白,二是雪厚,积雪的庭院显得更广,亦更安闲。王维的句子,妙在不用比喻,不粘物象。
下雪天,深巷的清幽与庭院的安闲,使他想起了一个人,即家境贫困的胡居士。古代称信佛而在家修行的人为居士,亦可以指隐者。胡居士住处距王维不远,王维有《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中略及居士生活景况:“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最后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思慕胡居士坦然高卧,固穷守志。据《后汉书·袁安传》记载,袁安为人庄重有威望,客居洛阳时,某年大雪,地上雪深丈余,洛阳令亲自在城中巡查灾情,见人家都在门口外铲雪,出来谋求食物,有一户门外仍无行路,叫人除雪进去看,乃见袁安僵卧,问他怎么不出去找吃的,袁安道:“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袁安遂被县令推举为孝廉,后来位至三公,政令清平,深得百姓爱敬。
这首诗写冬晚对雪,忆胡居士仅诗末一见。时已岁暮,王维对雪不饮酒,不发豪兴,也不感触年华,只对镜略看了看衰颜。他的心境,即如开门雪满山,清朗平静,忆念胡居士,亦不作困苦语,翛然而已。
对雪岂能不饮酒?
明 赵左《寒崖积雪图》(局部)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大雪纷飞,给人惊喜,使人快意。雪夜访戴,谢太傅寒雪日与儿女讲论文义,豪兴皆发于雪。
李白写雪,从来不用柳絮、鹅毛之类,嫌太俗套,也不够大力。这两个比喻,除了颜色与雪相似,质地并不贴切,柳絮姿态柔靡,鹅毛有股气味,都算不得好比喻。雪的白不用说,怎么写出雪的气势,这需要相当的感受力。李白写大雪,不仅是雪下得大,而且是雪片的大,大得有力,比如这首诗里的“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雪花像手掌那么大,又如《北风行》中更为夸张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话说这天,大雪纷飞,李白在历阳县,县丞设宴招待他,此诗即作于席间。历阳县在今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因县南有历水得名,王历阳即姓王的县丞。难得大雪,李白豪兴万丈,欲举杯痛饮,主人却不肯饮酒。酒以成礼,且须主人献酒,主客酬酢方能尽欢,岂有客人独酌之理?
李白心里悒悒不自得,起而赋诗一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王历阳大约倾慕陶渊明,渊明也做过县令,所以李白就借此戏谑他。“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在嗜酒的人看来,一个人有酒却不肯饮,这真是可笑的事。陶渊明于仕途三进三出,为生计所迫,亦为有公田之利,可以酿酒,辞去彭泽令之后,他常苦于无酒,其自画像“五柳先生”,家徒四壁,箪瓢屡空,他住在里面却晏如也,人生两大乐事,唯饮酒与读书。所以李白说王历阳有酒不肯饮,简直要笑杀陶渊明。
继续借陶渊明发挥,“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浪抚,虚栽,俱笑王历阳并非真正的隐逸之士,只不过做做样子,连酒都不喝的人,能洒脱到哪里去?当然,这是嗜酒人的逻辑,李白虽在取笑,亦不过是席上快语,并无恶意,这话也是激将法。
陶渊明有诗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他有一个习惯,因好酒成癖,便随时用头巾滤酒,滤后照样戴回头上,时人赞其真率,而传为佳话。李白在此引用,对王历阳说:“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大有无可奈何之意。
说了这么多话,不知雪是否还在下,地面屋顶肯定全白了。主人不肯饮酒,佳肴再美,雪再大如手,李白的心情总有所不足,无论如何,他这天是没法喝醉了。
风雪中的送别
元 檀芝瑞《雪竹图》
《别董大二首》之一
(唐)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汉朝古诗有:“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我们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也不知道故人是谁,但诗中心意真挚,读来就好像今天的事,好像我们就是那个诗人,一切都这样在着,前日风雪中,故人远去的背影仍没有消失,也永远不会消失。
是年冬天,高适在睢阳(今河南商丘)遇见琴师董庭兰,此番相遇,距离上次见面已经十年。《别董大二首》之二感慨:“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十年后,他们的命运仍风雨飘摇,高适落拓失意,浪游梁宋间,吏部尚书房琯遭贬出朝,作为门客的董庭兰亦不得不离开长安,故友沦落相见,天寒岁懒,可叹连喝酒的钱都拿不出。
董庭兰是当时颇负盛名的琴师,李颀在《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中写道:“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说的即是庭兰与房琯,席间弹奏的即是《胡笳十八拍》,此琴曲及曲辞,据考证皆董庭兰所作。
敦煌本《唐诗选》残卷载《别董大二首》,但题为“别董令望”,董令望不知系何人,已不可考,两首诗的次序与今通行本颠倒,即先是感慨久别重逢,再送董大离去。今不妨认为就是送董庭兰,次序敦煌本更合情理。故人相见,当下先有一番低回感伤,再来赠别慷慨悲壮,一俯一仰,天地苍茫。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多胸臆语,质直,有气骨,这首诗尤其粗豪。日暮天寒,游子何之,因为是知己,所以不假雕饰,直出胸臆,只能如此。又因才人沦落,心有不甘,所以慰以壮语,为志士增色,替游子拭泪。
世难时艰,人事种种,都不必再说,北风吹雁,黄云白日,漫天风雪,亦堪为君送行。杜甫诗“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这是客气,因与说话对象不很亲近,高适与董大此时肝胆相照,纵使天下人不再识君,我仍是君的知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作者/三书
编辑/张进
校对/赵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李白雪诗:雪花大如手,岂能不饮酒?丨周末读诗_金牌大只是什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