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2)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3)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作品。
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总字数逾5万字。他们真诚的回答成为“人文阅读思想图谱”的主体内容。
爱书爱阅读的书友们可能关注到了第二个问题,好奇在2021年,这七十余位活跃于学界和思想界的作家、学者读了什么书。这也是我们关注的。书评周刊最初在计划做“人文阅读思想图谱”时,正是打算收集出版建议,促成出版界、读者和学界展开一次不同于以往其他方式的书面交流——出版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而我们作为读者也能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尚未被关注(或得到的关注度与其重要性尚不匹配)的书籍。
书单分为“中文(简体)原创著作”、“已出版中文(简体)版的译著”和尚未引进翻译的“暂无中文(简体)版的著作”等三部分。
01
原创著作
“隐匿的汉语之光·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丛书
汪天艾:行文和视野让我这样的诗歌研究学徒受益匪浅。
《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
作者: 郭宝昌、陶庆梅
出版方: 活字文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21年8月
孙歌: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在京剧之外。它提出了如何理解形式的含义这一问题。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作者:翟学伟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王人博:它在解构中国人是“集体本位”这样的西方范式、观念的预设上特别用力。
《徐兆玮日记》(全六册)
作者:[清]徐兆玮
出版方: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陈映芳:它在许多方面给我以颠覆性的认知。特别是社会史和近代知识分子史。
《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
作者: 吕晓宇
出版方: 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8月
罗新:亲身参与拉美政治的特殊经历已足够炫目,而作者对世界与自我、学术与人生之间紧张关系的持续发问显然更富意义、更加动人。
《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
作者:王东杰
出版方: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景凯旋:该书熔思想及史实于一炉,虽是学人之作,却有很强的可读性。
《陈梦家先生编年事辑》
作者: 子仪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1年6月
雷颐:作者研究陈氏二十余年,有专门研究论著。此书却是“述而不作”,四十余万字全是资料,套用现在流行话来说:满满都是干货。
《黄敏兰史学文集》
编者:左玉河
出版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吕文浩:一本凝聚了一个学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学术积累的理论探索之作
《弗洛伊德躺椅与尼采的天空》
作者: 李双志
出版方: 艺文志eons·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5月
高林:一本非常有野心的著作。
《变异:日本二千年》
作者:李永晶
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许纪霖: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刷新了许多对日本的认知。
《国家的重生》
作者:马国川
出版方:灰犀牛·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陆铭: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不管是成功的那一面,还是失败的那一面走过的弯路,都非常值得今天我们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的时候,去深入研习和借鉴。
《制内市场: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
作者:郑永年、黄彦杰
译者:邱道隆
出版方: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孙国东:该书是国际上第一部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学理分析的专著。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作者: 杨潇
出版方: 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5月
仇鹿鸣:复调的叙事,既有历史感,也有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观察,在写法上颇为精巧。
《烟火三十六味:市集、餐桌、食物与人》
作者: 三三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21年10月
《玉山丹池:中国传统游记文学》
作者:[美] 何瞻 (James M. Hargett)
译者: 冯乃希
出版方: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3月
田雷:一本关于吃喝,一本关于玩乐。
《我身边的鸟儿》
作者: 津渡
出版方:知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闫超华:这是一部诗性的鸟类科普散文,目前国内也很少见,可惜并未在国内引起关注。
《修昔底德的苏醒:古史写作与希腊民族认同的转型》
作者: 陈莹雪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20年7月
彭小瑜:通过解读近百种古希腊语文学课本和现代希腊语写作的古代史著作,让19世纪希腊的建国和建设新民族文化的历史得到了栩栩如生的再现。
杂志《随笔》
出版单位: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
戴潍娜:学术文章竟也可以被允许写得漂亮自由。
《列萨本迪欧》
作者:[德]保罗·希尔巴特
译者:徐迟
出版方:知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胡桑:作为科幻小说,它有些笨拙,但是它展露出的对未来、可能性的梦想,“纯正又崇高”。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王人博: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离开了隐喻,我们便无法生活。隐喻不是通常说的一般修辞或比喻,而是概念建构的基本质素。
《孔子:即凡而圣》
作者:[美] 赫伯特·芬格莱特
译者:彭国翔、张华
出版方: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9月
王人博:就我的阅读而言,从中获得的最大教益便是这个书名。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
作者:杨美惠
译者:赵旭东、孙珉译
出版方: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6月
王人博:该著作之所以值得重读是在于其分析的理论框架,它是按照中国人的情感、人情、关系的结构进行研究的,对“礼物”(送礼)的策略、时机、技巧的探究也非常出彩。
《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作者:[美] 弗朗西斯·福山
译者:刘芳
出版方:理想国·中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任剑涛:这本书的直接论述对象是美国。但透过美国的身份政治,国人完全可以借以观察中国兴起的身份政治雏形。在后物质主义的氛围中,人们对尊严与承认的关注会陡然升高,这是中国社会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来应对的难题。
《政治观念史稿(卷一):希腊化、罗马和基督教》
作者:[美] 沃格林
译者:段保良
出版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陈明:沃格林意识到“观念仅在有限程度上是描述性的,其主要功能不在于认知,而在于建构”。
《野兽与主权者》(第一卷)
作者: [法] 雅克·德里达
译者: 王钦
出版方: 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毛尖:西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精神译丛”,太太太需要被好好讨论和精读了。
《希腊内战:一场国际内战》
作者: [加]安德烈·耶罗利玛托斯
译者: 阙建容
出版方: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彭小瑜:为我们了解二战后希腊政治危机与冷战的关系提供了很多角度独特的细节。
《欧洲故土》
作者:[波]米沃什
译者:程一身
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待出)
程一身:这部回忆录体现了真实、真诚、真切的艺术精神。
《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
作者: [英] 安·奥克利
译者: 汪丽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出版时间: 2020年9月
张莉:我很喜欢读调查报告中那些女性的回答,比如她们如何理解自己的家务劳动、如何理解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夫妻关系等。
《职场妈妈不下班:第二轮班与未完成的家庭革命》
作者:[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译者:肖索未、刘令堃、夏天
出版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吴麟:此书目前已有一定的知晓度,但是在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趋势中,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毕竟,照料负担已成为当前社会显性问题,公共政策若不进行及时的、具体的调整,照料劳动的赤字乃至危机将会更为凸显。
《隐谷路: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
作者:[美]罗伯特·科尔克
译者: 黄琪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马凌:作者以极大的共情能力,使精神病患者摆脱了被妖魔化和脸谱化的命运。
《滔天洪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
作者: [英] 亚当·图兹
译者: 陈涛、史天宇
出版方:理想国·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5月
王笛:我的意思不是说这本书没有引起关注,而是认为和这本书的重要性和揭示的问题相比,还应该有更多的人阅读。
《高丘亲王航海记》
作者:[日]涩泽龙彦
译者:姚奕崴
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盛文强:我们缺少这样的海洋文学。
《近代中国的银行业》
作者: 程麟荪
译者: 徐昂、袁煦筠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1月
雷颐:民初后,政治动荡、民族危亡、战乱不已,中国第一代金融人以自己的识见、智慧、勇气和担当,为现代金融机构打下了基础。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作者: [美]史谦德
译者: 周书垚、袁剑;周育民(校)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9月
雷颐:我这么几十年阅书无数,几乎都是一目十行地看,但这本书我几乎是逐字逐句读完了。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
作者:[美]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曾纪茂
出版方:漫游者·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梁捷:桑德尔的名气足够大了,刘擎等知名学者也早就推荐过这本书。我读过这本书,一直觉得它相当不错,比桑德尔之前的几本书都要认真和诚恳。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女性天才:生命、思想与言词”系列
《西蒙娜·薇依:为万般沉默放行》等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唐小兵:这套书思想、学术与文化的含量都很高。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
作者: [新加坡] 黄基明
译者: 刘怀昭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
冯立君:关于欧亚史的结构性思考,是高超的,是历史的,是原创的,因而是经典的。
《培养想象》
作者: [加]诺思罗普·弗莱
译者: 李雪菲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张辉:我有时天真地想,想象力大概才是我们时代最稀缺的资源,它因而也是我们“让思想冲破牢笼”、克服颟顸自大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常立:它不是一部新作,但试图解答的是历久弥新的问题,关于想象,也关于现实,关于文学,也关于生活,关于过去,也关于未来,关于超凡脱俗,也关于人间烟火。
《达·芬奇机器》
作者:[意] 多米尼哥·罗伦佐 等
译者: 胡炜
出版方: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7月
方卫平:读达·芬奇手稿所绘的机械设计图,能读出某种神秘的精确。
《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
作者: [澳]彼得·哈里森
译者: 张卜天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21年3月
李永晶:本书从基督教神学就人类“堕落”以及“原罪”观念的讨论与确定性追求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了近代早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在心灵与教会(社会)的冲突中,最终拉开了自然(宇宙)的帷幕。
《生命进化的跃升》
作者: [英] 尼克·莱恩
译者: 梅苃芢
出版方: 读客文化·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6月
陈嘉映:在一个合理的大框架里综述近年来生命科学的重要成果,生物学、生化学、演化论、动物行为学,熔于一炉,既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
《复杂生命的起源》
作者: [英] 尼克·莱恩
译者: 严曦
出版方: 后浪·贵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
陈嘉映:提出了一个极富创意的复杂生命假说。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作者:[美] 马赛厄斯·德普克、[美]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译者:吴娴、鲁敏儿
出版方: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胡思捷:这本书探讨了经济因素是怎样影响家长的教养方式的,以及教养方式在历史上的转变。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低生育率的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孙莉莉:我喜欢这种从不同视角讨论教育的书,这本书是美国的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视角讨论育儿理念和方法,充分地考虑到了不同育儿理念(或者说儿童观)所受的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类疾病史》
作者:[英]斯蒂芬·麦甘
译者:郑焕生
版本: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王一方:这本书是一本奇书,作者不是医史学家,也不是医生,而是一位演员,在他笔下,人类疾病史就是家族的病患罹难与抗争史,生活化的叙事与解读,充满了世俗智慧。
《数学与知识的探求》
作者:[美]M·克莱因
译者: 刘志勇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5月
朱自强:对我本人而言,在克莱因的引导下,自己是在通过理解数学这一知识工具,学习洞察事物本质的方法。
《醒梦活海》
(The Living Sea of Waking Dreams)
作者:Richard Flanagan
出版方:Chatto & Windus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王敬慧:书里有对当下世界需要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也有关于文学价值、文字意义和生命尊严等抽象问题的真诚讨论。
《没有说出的话》
(Lo que no se ha dicho)
作者:Teresa Wilms Montt
出版方:MAGO Editores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范晔:“我走了,去学习如何在别人的痛苦里忍受自己全部的痛。我走了,Anuarí,我发誓直到这一刻我还期待着复活。……我不在乎这世界和衡量我所作所为的平庸天平,像我这样爱过,活过也痛过的人并不多。”
《爱丽丝之书》
(Das Buch Alice)
作者:[德]卡琳娜·乌尔巴赫(Karina Urbach)
出版方:Propyläen Verlag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陆大鹏:大量犹太作者的知识产权被纳粹时期的出版社侵犯,同一本书被换了书名和作者名重出。而至今德国的不少大出版社仍对此现象讳莫如深,拒绝道歉和“物归原主”。
《简单与直接:作家的修辞》
(Simple and Direct: A Rhetoric for Writers)
作者:巴赞(Jacques Barzun)
出版社: Harper Perennial
出版时间:2001年12月
张辉:如今,简要而直接的表达,或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稀缺资源。
《看见星辰》
(Seeing Stars)
作者: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
版本:Faber & Faber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胡桑:阿米蒂奇虚构了各种情景化的故事,声音充满了建构的自由,在各种人格、面具、境遇中流转,呈现一种很丰富的形态。
《霍夫曼斯塔尔与他的时代》
(Hofmannsthal und seine Zeit)
作者:赫尔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
出版方:Suhrkamp
出版时间:2001年4月
李双志:勾勒了奥匈帝国及欧洲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文化心理状态,充分展示了布洛赫的才情和慧识。
《获取图像:日本江户的艺术、制作和展示》等Timon Screech的几本书
(Obtaining Images:Art, Production and Display in Edo Japan)
作者:Timon Screech
出版方:夏威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黄小峰:Timon Screech是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日本艺术史,角度新颖,国内翻译极少。
《采药:中国南方山区的民族与知识》
(Gathering Medicines: Nation and Knowledge in China’s Mountain South)
作者:冯珠娣(Judith Farquhar)、赖立里
出版方: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汪民安:在这本关于知识多样性的民族志中,两位作者近距离展现了不同民族的当代中国人对于族群、地方性、身体与自然的理解。
《波与形:电子音乐设备和计算机编码在中国》
(Waves and Forms: Electronic Music Devices and Computer Encodings in China)
作者:金亦然(Basile Zimmermann)
出版方: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范可:一本熔人类学、音乐,以及STS(stud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于一炉的书。
《最伟大的两种思想:我们对宇宙和心灵的理解如何改变了一切》
(The Two Greatest Ideas: How Our Grasp of the Universe and Our Minds Changed Everything)
作者:Linda Trinkaus Zagzebski
出版方: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范可:此书是对人类历史中的两种伟大思想的全面检视:其一是人类的心灵(mind)可以正确理解宇宙,其二是人类的心灵可以正确理解其自身。
《美国人的来世:在21世纪重塑死亡》
(American Afterlives:Reinventing Death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作者:Shannon Lee Dawdy
出版方: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范可:一个社会对待死者的方式有力地反映了其信仰和价值。美国近十年丧葬文化的变化大于过去一百年。如今,从遗体的处理到葬礼,美国人越来越多地寻求与众不同的丧葬方式:冻葬、解剖、分解、将遗骸制成皮革或首饰给亲人留念……这些新兴丧葬习俗反映了美国人正在重新思考人生、仪式和代际纽带。
《基因彩票:为什么基因对社会平等很重要》
(The Genetic Lottery: Why DNA Matters for Social Equality)
作者:Kathryn Harden
出版方: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田方萌:作者提出的行为遗传学证据,尤其是多基因评分对各种表现的预测性,让我不能不信服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了人类行为,基因的重要作用是社会科学家不能忽视的。
《倒立的中国家庭:21世纪早期的代际互动和新家庭主义》
(Chinese Families Upside Down:Intergenerational Dynamics and Neo-Familism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作者:阎云翔
出版方:Brill Academic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辛允星:阎云翔教授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新家庭主义,说中国人一方面仍然要通过家庭获得人生意义,另一方面又难以接受传统的家庭关系模式,所以内心存在纠结……
《关系:人类学的描述》
(Relations: An Anthropological Account)
作者:Marilyn Strathern
出版方:杜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覃延佳 :这本书从人类学的思想世界里重新思考广义的“关系”概念问题,其中涉及到亲属、个体与知识生产等我关心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将人类学的亲属研究、世系研究、地域社会研究纳入到一个概念化的层面来思索有所帮助。
《富豪移民避税之谜》
(The Myth of Millionaire Tax Flight:How Place Still Matters for the Rich)
作者:Cristobal Young
出版方: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陈心想:该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地方降低富豪税率几乎吸引不来富豪,而增加富豪税率,则可以极大地增加税收,用于投资到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当地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和民众福祉。
《真实的复仇》
(The Revenge of the Real)
作者:Benjamin Bratton
出版方:Verso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董冰峰:全球疫情期间最及时也最有挑战性的写作。
日本学者山田宪太郎 (Kentaro Yamada)的研究
出版信息无
杨斌:我自己在研究龙涎香时看到的日本学者山田宪太郎的研究。他大概在1930年代开始研究龙涎香,并有出版,但由于战争的原因一度中止;到了1955、1956年,他综合中西史料发表了研究龙涎香的一篇长文。以我所见,这是中外研究龙涎香最为出色的文章,可惜几十年来几乎不为人所知。
《近代东亚的启蒙家》
(近代東アジア文明圏の启蒙家たち)
作者:狭间直树
出版方: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陈力卫:为我们研究近代学科转型、中日交流史以及概念史、语词史,都提供了丰富的例证,可以作为思想史研究的一个范例来学习应用。
《敦煌写本文化:第一个千年的终结》
(Dunhuang Manuscript Culture: End of the First Millennium)
作者:高奕睿(Imre Galambos)
出版方:de Gruyter
出版时间:2020年
陈怀宇:该书为敦煌学提供了写本抄写实践研究的新视角。
《启示的年代》
(The Age of Insight)
作者: Eric R. Kandel
出版方: Random House
出版时间: 2012年3月
高林:或许总有一天脑科学会抛开社会和历史学者,独立地去解释艺术,这是一个惊人的前景。
《瞿秋白与跨文化现代性》
作者:张历君
出版方: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袁长庚:这本书的正文部分只有不到二百页,没有近年来人文学研究中那种常见的拖沓冗长、欲说还休。可以说这是近年来少见的从深度、广度、创新性乃至文字质感等多方面都堪称一流的佳作。
《美国资本主义时代:美国的历史》
(Ages of American Capitalism: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Jonathan Levy
出版方:Random House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兰小欢:2021年的新书,还没有引进翻译。国内读者应该多了解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历程,这本书是个大部头,但通俗易懂,切入点很好,可读性很强。
《终结冲击》
(Termination Shock)
作者: Neal Stephenson
出版方: William Morrow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弗朗西斯·福山:科幻小说是未来预测的最佳载体之一。《终结冲击》这本书着眼于全球变暖问题。《终结冲击》的故事设定是这样的:几十年后,全世界的气温都出现了灾难性的上升,以至于在得克萨斯州的户外散步都需要穿一件特殊的降温服来防止体温过热。我认为这本书的有趣的点在于,书里描绘的未来世界中,一个超级富豪的行动直接影响世界各地数十亿人的生活,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它还表明,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和态度不一定是和平与合作,也可能会因此引发重大的地缘政治反弹。
《崩坏的情景:了解暴力抗议和其他令人惊讶的结果》
(Situational Breakdowns: Understanding Protest Violence and Other Surprising Outcomes)
作者: Anne Nassauer
出版方: 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兰德尔·柯林斯:在短视频和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数据时代里,纳索尔的书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她的书通过研究抗议示威的转折点,特别是示威活动中情绪表达的视觉符号,很好的展示了潜在的暴力何时可能发生或者不发生。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如何避免暴力冲突发生的最乐观的证据。
《大数字的政治》
(La politique des grands nombres)
作者: Alain Desrosières
译者:Camille Naish
出版方:La Découverte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
周忆粟:展示了量化思维和统计技术与现代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分类、计数以及对确定性的追求是我们构建现代性的基础,也是大量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会计师、精算师、公共行政,等等)。
《从更高的目标到雇工》
(From Higher Aims to Hired Hands)
作者:Rakesh Khurana
出版方: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周忆粟:作者追述了商学院在二十世纪的变迁,如何从寻找合法性到确立抽象知识作为其图腾的这样一个过程。
《工作知识:小店的技能和社区》
(Working Knowledge:Skill and Community in a Small Shop)
作者:Douglas Harper
出版方: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7年7月
周忆粟:它是我读过最“私密”的一本职业社会学著作,描写一名修车机械工和他工作的历史。这是一本抒情但丝毫不做作的书,Harper的问题是:工作的理性化到底对于实际的工作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在工作中头脑和身体的协作又是怎样的?
《现代性中的权力:代理关系与国王两个身体的创造性破坏》
(Power in Modernity: Agency Relations and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the King’s Two Bodies)
作者:Isaac Ariail Reed
出版社: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3月
李钧鹏:社会理论和历史社会学在近些年涌现出的最具雄心、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网络监视的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看》
(The Culture of Surveillance: Watching as a Way of Life)
作者:David Lyon
出版方:Polity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季卫东:反映了数字化社会、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的治理模式的本质。
《成本—效益革命》
(The Cost-Benefit Revolution)
作者:Cass R. Sunstein
出版方: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季卫东:该书提示了在全球化风险社会进行合理决策的基本框架。数据驱动社会的新财政不得不以风险命价阶梯作为参照系,而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其实就在财政。
《美国为何难以更好理解亚洲事务?》
无出版信息
韩晗:这是1960年代吴国桢与《亚洲研究学报》的笔战。知道这场笔战的人很多,但了解其内幕的人很少。这本书印刷量非常少,连出版社也无。几乎没有人读过全书,我托朋友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买到了这本书,书里有吴氏勘误的痕迹。它反映了中美关系转折点上在美华人知识分子与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微妙变化。
《一万年的不平等——财富差异的考古学》
(Ten Thousand Years Of Inequality: The Archaeology Of Wealth Differences)
作者:Timothy A. Kohler、Michael Ernest Smith
出版方:亚利桑那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林展:一本基于考古数据考察不平等的书。
《密码破坏者:詹妮弗·杜德纳、基因编辑和人类的未来》
(The Code Breaker: Jennifer Doudna, Gene Editing,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 Race)
作者: Walter Isaacson
出版方: Simon & Schuster
出版时间: 2021年3月
仇子龙:这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妮弗·杜德纳的传记,作者是《乔布斯传》的作家,我很喜欢,超级推荐。不知道这本传记是否会被引进,我很期待。
《下雨下猪下面条》
(It’s Raining Pigs & Noodles)
作者: Jack Prelutsky
出版方: Greenwillow Books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闫超华:国内尚未引进出版,他的童诗可以和希尔弗斯坦的童诗相媲美,充满美式幽默,荒诞有趣,希望未来能够有中译本面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大只500网页_74位作家学者的2021阅读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