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只500下载官网_父母不再“自我感觉良好”,才更可能接纳孩子

谁来教父母成为合格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第一主体的父母,又应该做好哪些事情?在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这些问题都成为家庭与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日,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明确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离异不得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拒绝“丧偶式”育儿,拒绝家庭不当教育,父母应当参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必要时国家或可干预家庭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如同很多父母良好的自我感觉一样,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育儿方式是最好的——因为自己已经为孩子付出了所能付出的最好的一切。既然如此,我们不是已经成为了合格的父母了吗?还需要去学习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吗?

 

事实上,家庭教育的涵义远不是字面上那么简单。正如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他的《家庭的牵绊》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今时代,家庭关系存在着诸多问题。是父母错还是孩子错?仅凭这样简单的是非判断,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具体到家庭教育层面,父母显然存在着种种困境。换句话来说,为人父母也许不需要考试来作为衡量标准,但一定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毕竟,与孩子第一次成为孩子一样,成为父母,我们也还是第一次。

 

具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与青少年咨询经验的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先后撰写了《父母的觉醒》《父母的觉醒2》以及《家庭的觉醒》等育儿作品,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沙法丽·萨巴瑞指出,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在《父母的觉醒2》中,沙法丽·萨巴瑞进一步指出,冲突的根源在于我们对孩子过度控制与管教,作为父母,应该放下“我的孩子应该如何”的执念,从尊重孩子需求、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出发,培养他们自我确认、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的能力。而对于当下热议的教育惩戒,以及传统教育中奉行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沙法丽·萨巴瑞也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在她看来,将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然后诉诸严格的纪律,只会使矛盾升级,助长孩子的不正常行为。

 

以下内容经出版方授权节选自《父母的觉醒2》。

 

《父母的觉醒2》,[美]沙法丽·萨巴瑞 著,孙璐 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丨青豆书坊,2020年7月。

 

原文作者丨[美]沙法丽·萨巴瑞

摘编丨安也

 

很多家长都认为,他们的育儿方式是对孩子最好的。毕竟,做父母的都愿意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甚至排在自己的需求之前。虽然我们是这样告诉自己的,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妄想。现实情况是,我们所有的人都会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行事,包括育儿。

 

我经常问父母们,他们为什么要生孩子。他们的回答包括:我想体验有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想成为一名父亲,我想建立一个家庭,我想知道爱孩子和被孩子爱是什么感觉……这些回答相当常见。

 

它们都是从“我”这个词开始的。这表明,对于许多人来说,比起孩子本身,生孩子更与他们自己有关。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听父母的话,在学习、工作、买房、生子方面都要循规蹈矩,这样才能成为“正常人”,才是所谓的“成功”。

 

孩子似乎是用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要的。每个人都希望被孩子无条件地喜爱,这通常是许多人生孩子的动力。我们还倾向于利用孩子实现我们未实现的梦想,好像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我们的遗憾。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结果很容易就会忽视孩子的需求。

 

电影《巴黎淘气帮》(2009)剧照。

 

奇怪的是,专注于我们自己的需要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我们不仅没有忽略孩子的感受,反而对他们的感觉过于敏感。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很可能想要不顾一切地保护他们。所谓的“直升机”父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觉得有必要24小时都像直升机一样悬停在孩子的头顶,并且认为这样做才是称职的家长。许多这样的父母牺牲了所有的空闲时间、兴趣和精力,全天候地呵护孩子。虽然他们看起来很无私,但实际上却是贪婪的人。

 

我们需要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在我父母那一代,人们经常否认孩子的感受。而我们这一代更重视心理问题,倾向于过度保护孩子,特别是在我们不理解孩子的感觉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举例来说,一位家长曾对我说过一件事。“我的一位小学老师给我带来了一段可怕的经历。于是,我一直对权威人物怀有恐惧。但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种恐惧被深藏了起来。将近30年过去了,当我8岁的女儿害怕和老师谈话时,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痛苦,结果哭得比女儿还难过。我告诉女儿,我要给她转学。她很震惊,反过来安慰我:‘我不想换学校或者换老师,我喜欢我的老师,我只是不喜欢她和我说话的方式。没关系,妈妈,我会没事的。’”

 

关心孩子和过度反应之间的区别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父母清楚自己的需要,知道它们是否会影响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你可能会问:“我一直都在为孩子付出,怎么有空关心自己的需要?我在网球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看孩子练球。为了陪孩子,我连周末都牺牲了。”为了理解我们是如何利用孩子来实现自己未满足的期望,我们需要进行诚实的自我反省,也就是做“觉醒的父母”。

 

电影《驯兔记》(2018)剧照。

 

尊重孩子的感受,首先需要父母自身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跨越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我仍然记得,玛雅小的时候,我曾经对自己的母亲抱怨:“她真难管,我不理解她。”因为我不知道女儿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感觉她快把我逼疯了。为了自我保护,我本能地贬低她。最初,我母亲耐心地安慰我,让我接受玛雅并不会按照我的设想成长的事实。然而,一天早晨,在爆发了一场战争之后,我母亲坐下来对我说:“你最好振作起来,不要扮演受害者。你不是受害者,就算有人受害,那也是玛雅。你无法理解她,这不是她的错。她只是做自己而已。你的责任是弄清楚她的问题,满足她的需求。”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做父母的傀儡。他们是来奋斗、探索、茁壮成长和享受生命的,在这段旅程中,他们需要我们的鼓励。当然,他们也不是来反抗我们的。在自然状态下,他们既不打算遵从我们,也不打算反对我们(虽然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顺从和反对的程度是父母育儿方式的问题指标。为了让事情回到正轨,我们需要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很多人都没有学会如何容忍感觉,无论是强烈的快感还是深切的痛苦。我们会逃避面对当下的感受。所以,母亲会对孩子说:“噢,你觉得伤心,让我给你一碗冰淇淋。”母亲试图做一个好母亲,但她回避了真正的问题。她不忍心让孩子感到难过,因为她不愿意孩子受苦。

 

如果我们无意识地将自己代入一个不恰当的模式,就会干扰孩子应对生活中高潮低谷的能力。例如,希拉的12岁女儿玛利亚抱怨,她没被朋友邀请参加犹太女孩受诫礼的庆祝活动。希拉不忍看到女儿失望,就给那位朋友的母亲打电话,要求她请玛利亚参加。结果对方被激怒了,把希拉和玛利亚列入了黑名单。

 

希拉愤怒地找到我,准备去和那位母亲理论。我指出,如果她允许玛利亚难过,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这种事人人都需要学会处理,不必感到自卑。过度保护女儿导致她剥夺了玛利亚体验这种正常的人生经历并由此提升适应能力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在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希拉在社交方面也有自卑心理。玛利亚的失望令她更加焦虑,于是她试图操纵女儿的社交。实际上,她是在对玛利亚说:“你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让我来。”她把玛利亚放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如果你不能让别人邀请你参加活动,我就不得不介入,确保我们的家庭得到应有的承认。”当然,在更深的层次上,希拉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被人拒绝的经历,这段经历促使她格外关注她的家庭的社会形象。

 

电影《小花的味增汤》(2015)剧照。

 

有些父母会像希拉一样,见不得孩子受一点苦。而有些经历过创伤的父母可能忽视孩子的痛苦,一味地告诉孩子“坚强起来”,比如五十多岁的母亲玛德琳。她的父母在她遭遇情感危机的时候,比如出国工作、寄住在亲戚家、离婚等,并没有提供什么帮助。结果,玛德琳也无法与孩子的感受共情;因为与她的经历相比,孩子的问题似乎微不足道。

 

例如,有一次,玛德琳的女儿回家时心情不好,因为她没有在学校的演出中得到出演主角的机会,而她为此付出过很多努力。虽然女儿哭了,但玛德琳无法共情,她反驳道:“什么?你就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哭吗?你知道我遇到过什么事吗?我是决不会让这种小事打败自己的。你还是挺过去吧。”回到自己的房间,女儿哭得更厉害了,好几天没和母亲说话。

 

玛德琳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她说:“我觉得我是在帮她克服困难,让她变得更坚强,不要被生活打垮。”

 

我解释说:“你是在拿女儿的遭遇和你的经历作对比。虽然你小时候独自处理过那么多问题,但你的情感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所以你体会不到脆弱的感觉。你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到女儿身上,但她不是你。你一方面努力确保她不会遇到你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却鄙视她所受到的磨难。因为你觉得那不算是磨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也这样想。”

 

电影《素媛》(2013)剧照。

 

在指出玛德琳是在拿自己的经历和孩子的悲伤相比之后,我承认,玛德琳的出发点是好的,她希望把孩子塑造成坚强的人。但问题在于,我们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我们对他们的期望出发,这样才对治疗有帮助。就好像老练的治疗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客户处理感情,而不是将自己的标准强加给他们。

 

我告诉玛德琳,她可以坐下来陪伴女儿,允许女儿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逐渐引导她明白一个事实:我们并不总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的同时,教给她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起伏伏。

 

家长尊重孩子感受的唯一方法是首先尊重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踏上育儿的征程,就要理解与孩子的感受发生联结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情感,考虑他们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表达真情实感的自由空间,避免独裁和控制。首先要明白的是,情感影响了人所有的行为。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行为是情感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因此,如果我们希望看到孩子的行为变化,就要先了解他们的情感。需要掌握的经验法则是,所有的负面行为都是情感受伤的体现。

 

家长往往误认为,我在要求他们屈从于孩子的感受,导致放任纵容孩子。其实,尊重孩子的情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屈服于他们的意愿,也不是简单地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每当我们按照自己潜意识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时,就会蛮横地否认孩子的独特性,继而伤害他们。

 

 

尊重孩子的情感是指重视他们的全面发展,并非顺从他们某一时刻的突发奇想。为了辨别你是否真正尊重孩子的情感,不妨问自己:现在,我需要为孩子做什么才能让他茁壮成长?我的孩子需要我说“是”还是“不”?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我们必须有能力分辨自己和孩子的情感包袱,凭直觉感受孩子的需要。这样的鉴别力几乎与侦探的水平相当,但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孩子的真实感受。正如我们要找出驱使孩子做出反常行为的情感一样,我们也要明白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曾经与一位叫做米歇尔的客户对话,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米歇尔的例子说明,只要我们稍作挖掘,就能区分我们自己的感觉和孩子的需求。米歇尔是一位大学物理教授,她熟悉逻辑,富有理性。因此,孩子的混乱状态常常令她觉得迷惑。在治疗过程中,米歇尔表示,她和大女儿的关系很紧张。

 

“她违反我的所有规定,”她抱怨道,“这让我束手无策。她喜怒无常、桀骜不驯,公然违抗我,我感觉自己很想扇她巴掌。”

 

“这不是一种感觉。”我插嘴。

 

米歇尔看上去很震惊。“她让你有什么感觉?”我问道。

 

米歇尔立刻回答:“我觉得想尖叫。”

 

“这也不是感觉,而是你的情绪反应。你想尖叫,是因为她让你出现了某种感觉,那是什么感觉?”

 

百思不得其解的米歇尔沉默了片刻,然后用柔和的语气说:“我真的感觉很无奈。”

 

“是的,”我说,“现在你找到了自己反应的根源。她的行为让你觉得你有几岁?”

 

“大约3岁。”

 

“当你的女儿不尊重你的时候,你3岁的自我就被激活了。”

 

“是的。那时我的感觉太可怕了,现在我想把这种恐惧传递给她。”

 

“回馈是我们最常用的养育策略。”我说,“当然,她不尊重你的原因是,她觉得你对她态度恶劣。”

 

米歇尔在3岁时的遭遇影响了她与女儿的关系,阻碍了她看清女儿需求的能力。因此,她无意中助长了自己与女儿的冲突。当米歇尔知道她过去的痛苦是如何重现的,才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是双重的:首先,停止纠正女儿的表面行为;然后,倾听隐藏在这种行为背后的呼救。

 

换言之,从表面上看,孩子试图将我们从他们的生活中排除,藐视我们,操纵我们;而实际上他们发出的信号是他们需要我们。如果我们不听从他们内心的召唤,等他们长大后,很可能会自暴自弃,或者将这种痛苦转移到他们的孩子身上。

 

家长尊重孩子感受的唯一方法是首先尊重自己的感受。只有摆脱了自己的情感困扰,才能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情感成长,拒绝专制和放任。要开始看到,抚养孩子并不是一种战略或者技术,而在于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本真的尊重,通过其行为了解其感受,不断地切合孩子的自然节奏。

 

 

我记得,每当我要求辅导女儿的家庭作业,她都会立刻说:“我都会做,妈妈,真的。请别打扰我。”我的第一反应是愤怒,认为她真是没礼貌!我想帮她完成功课,她却赶我走。每天晚上她做作业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争执。我会对丈夫抱怨:“你看她是怎么跟我说话的?我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就是在那时,我也才意识到,我必须改变解读女儿行为的模式,这样才能改善现状。我不再将她的粗鲁视为问题,而试图发现她想告诉我的信息。我在她的反应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我发现,女儿是在表达她的真实感受,因为她觉得我干涉了她。被控制欲驱使的我想要掌控她的家庭作业的每一个细节,这根本不是她需要的。相反,她需要的是空间、自主性和我的信任。

 

鉴于这种认识和领悟,我不再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我得承认自己才是粗鲁无礼的那一方,是我干涉了女儿的自由,用我的潜意识剧本侵犯了她的空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只有当她寻求帮助的时候,我才参与她的功课。结果,她不再表现得无礼,家庭恢复了平静,我也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

 

尊重孩子,意味着把他们视为真正的人,就像我们希望别人把我们作为真正的人来对待那样。当然,有的时候,育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灰色地带,比如孩子和父母对同一个问题抱有各自的看法。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父母要善于处理这种性质并不绝对的问题,处理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和孩子的感受的尊重程度。

 

 

不止一位家长肯定地告诉过我,他们的孩子可不是用一个“坏”字就可以形容的。他们表示,与这样的孩子沟通,找出其情绪爆发的原因是徒劳的,因为孩子天生就“坏”。他们声称,只能使用严格的纪律来遏制孩子的这种天性。

 

有的孩子确实难以控制自己的狂野冲动;有的孩子似乎根本无法与父母沟通,无论怎么鼓励他们;有的孩子在年幼时就表现出暴力倾向,不仅虐待动物,甚至恶意攻击兄弟姐妹和父母。有研究人员坚持认为,某些孩子天生就喜欢反抗、叛逆和反社会,并有可能犯罪。

 

然而,我不接受这个结论,因为有些人被概念引入了歧途。我向无奈的父母解释,虽然我理解他们的遭遇,但是给他们的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然后诉诸纪律,只会使矛盾升级,助长孩子的不正常行为。我曾亲眼目睹了我的很多客户通过管教迫使孩子出现了极端行为。

 

 

宏观是微观的集合与反映,发生在家里的事情也很有可能发生在社会、国家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现象看出来。举例来说,瑞士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在她的著作《为了你好》(For Your Own Good)中,指出希特勒及其追随者都是严厉家教的产物。研究还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战争中,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种族大清洗,在很大程度上是严格的家教导致的野蛮结果。我坚信,正是自古就有的推行纪律和惩罚的传统导致我们的世界变得疯狂和不可理喻。

 

尽管我们已经看到纪律可能会导致有害的结果,但很多家长仍会抱着纪律不放,而且宣布他们自豪于这样做。例如,2013年2月,英国司法大臣公开表示自己孩子小的时候,他打他们的屁股是为了“传递信息”。这位政府官员也捍卫父母体罚的权利。然而,大量的研究已经显示,打屁股对孩子有着长期的负面影响。为了反驳司法大臣,英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一位女发言人指出:“虽然目前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并没有被禁止,但证据表明,这样做是无效的,而且对儿童有害。”

 

可悲的是,世界各地的许多家庭甚至学校,仍然认可体罚是执行纪律的有效工具。这主要是因为,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类的各种先进性,但很多人仍然相信,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很容易误入歧途,除非持续地受到纪律的约束。因此,代代相传的观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人们把打屁股和其他形式的惩罚视为对孩子有益的“纠正”。

 

“棒头出孝子”的确切措辞起源于萨缪尔·巴特勒的一首诗《胡迪布拉斯》(Hudibras),它可以追溯到1662年的英国内战时期。1377年,威廉·朗兰也讲过类似的话。如果我们翻开《圣经》,尤其是在《箴言》中,会发现这样的句子:“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在《新约》中,我们会读到,上帝“管教那些他所爱的人”。不仅是圣经文化信奉“棒头出孝子”,其他文化也推崇同样的观点,大都是基于类似的理念。

 

如果你真的相信体罚是有效的,那么请告诉我,世界上为什么还会出现各种反常的问题,导致无数人受苦,人与人彼此杀害呢?比如导致50万人死亡的“二战”、桑迪·胡克小学的惨剧,以及各种全球冲突。所有这些情况都是社会实行“纪律”的结果。“棍棒”教育来自古老的时代,那时人们对自己的心灵知之甚少。

 

人们通常认为,是“明智的所罗门王”提出了棍棒教育的概念。然而,他的儿子却是压迫人民的暴君,结果迫使很多人起义,使他的王国一分为二。我们不如来分析这个故事,所罗门采取的棍棒法究竟有多“聪明”,应该从他儿子的表现来判断。显然,他的教育失败了。

 

 

我想强调的是,孩子的行为始终是有意义的,发现一个行为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社会能够抛弃“有的孩子本性邪恶”的想法,就能促使社会文化更加理解孩子,知道他们的反常行为是有原因的。可悲的是,现在很多孩子都缺少这样的帮助。

 

以桑迪·胡克小学的枪击案为例,很多父母在脸书上贴出了对自己孩子的行为描述,它们与熟人描述的凶手亚当·兰扎的行为十分类似。虽然很多人觉得这些父母不应该这样判断自己的孩子,但我尊重他们敢于承认孩子极端行为的精神,作为父母,他们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诸如此类的行为。我特别佩服那些能够承认“有些事我做得不对”的父母,比如我的一些客户,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满足孩子的需要方面力有不逮。

 

整个社会都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文化应该转变,使寻求帮助的行为不被视为软弱的表现,使那些需要保护的孩子不被羞辱。家庭不应该孤立孩子,以致于最终将其送进监狱或者精神科病房。我们急需各类干预措施。我们讨论的是大量处于灰色地带的孩子,并非那些必须住院的精神病患或者已成为罪犯的孩子。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之所以没有求助,是因为他们觉得不存在这样的帮助。因此,对精神健康的支持需要成为社会的一个优先事项。

 

家长不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家人和朋友往往会对此说三道四,质疑家长缺乏能力。我们的社会文化并不鼓励父母承认育儿过程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所以人们会抗拒邀请外援的想法,拒绝能够给家长提供喘息机会的专业人士的帮助。从社区层面来讲,人们不应该互相评判,而应该彼此支持,弥补各自的缺点和局限性。

 

我们的教育系统关心的多是孩子的智力,而非心灵。表面上看,我们谈论的是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这似乎属于学校辅导员的职责范围。然而,他们不具备处理孩子心理问题的专业能力,也不被鼓励这样做。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里程碑式著作《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指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关注的重点却是智商,父母和老师都希望孩子获得好成绩。

 

 

如果我们能将重点从智商转移到情商,学校就能成为家庭教育的强大辅助,不再强调竞争,注重孩子的社会能力与情感培养,让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以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除了学习基本技能,比如语言和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必要知识等,学校将专注于促进培养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摒弃信息的灌输。

 

我们应该问自己:“孩子是学习代数更重要,还是学习活在当下并通过相互支持与关心而获得情感的联结更重要?”我期待有一天,埃克哈特·托利的《新世界》(A New Earth)和《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一类的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材料,学生们可以管理自己的情感,不做麻木的考试机器。我也期待有一天,家长们聚集在一起,讨论他们的育儿经验,并由心理治疗师辅助指导。我们还要走一条很长的路,才能结束世界上那些毫无意义的暴力——校园欺凌、家庭虐待、犯罪或国际冲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大只500下载官网_父母不再“自我感觉良好”,才更可能接纳孩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