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物语⑭|辛亥革命后,北京如何从帝都变为文化城市?_大只500首页
8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7-21
编者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北京彻底告别了帝京的身份,在观念的层面上,帝京的历史也已成为过去。然而,整个民国时期,帝京遗留下来的大量建筑、古迹和空间格局依然存在,很多人还保留着对帝京的历史记忆。过去的北京有很大的一部分仍存留了下来,民国时期人们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个“过去的北...
阅读(532)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7-21
编者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北京彻底告别了帝京的身份,在观念的层面上,帝京的历史也已成为过去。然而,整个民国时期,帝京遗留下来的大量建筑、古迹和空间格局依然存在,很多人还保留着对帝京的历史记忆。过去的北京有很大的一部分仍存留了下来,民国时期人们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个“过去的北...
阅读(532)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7-18
作者丨镜陶 译者丨田禾子 “比暴行更痛苦的是遭到孤立的感觉、没有人帮助的绝望。比起不能为真相发声,对现实充耳不闻更加可耻。” 近期《熔炉》中译本十周年纪念版在国内出版,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曾掀起的热潮还历历在目。《熔炉》的情节取材于200...
阅读(666)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7-17
撰文丨镜陶 著名作家张翎出版了散文集新作《三种爱》,通过实地探访、查找文献书写了生活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三位欧美女作家乔治·桑、勃朗宁夫人、艾米丽·狄金森的人生故事。 不得不承认,后世对当年成就卓著、著作丰富的乔治·桑和勃朗宁夫人的作品已经兴趣淡...
阅读(382)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7-17
作者丨罗雅琳 “大地”的形象演化为“乡愁”,是中国人离土地渐行渐远的结果。 对于那些通过高考而在城市永久居留下来的人们而言,“乡愁”是关联着童年记忆的乌托邦,是他们被城市生活折磨的心灵可以停放的港湾。正如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所言:“在旧日里,人人都...
阅读(380)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7-10
撰文丨刘亚光 思想艺术界深感忧虑: 抗议走向极端化 由美国警察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Black lives matter”抗议运动在全美大规模开展并持续至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反思。与此同时,抗议活动存在的一些极端化趋势也让思想、艺术界深感忧虑。 7...
阅读(805)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7-08
记者|李永博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家与史学》《漂泊航程:历史长河中的明清之旅》《明清江南史丛稿》等。 王家范长期从事中国...
阅读(745)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6-27
朴赞郁,1963年生于韩国首尔,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2002年,执导犯罪片《我要复仇》。2004年,《老男孩》震惊世界并夺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5年《亲切的金子》入围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复仇三部曲”蜚声国际,在全世界掀起了韩国电影热潮。 韩国导演奉俊...
阅读(934)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6-24
编者按: 2020年,是北京故宫建成600周年,这座巍峨屹立于北方大地的宫殿群,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作为皇家宫殿,它是国家的权力中枢,也是皇家日常生活起居之地。这里的宫殿亭阁、红墙碧瓦、山石草木,无不见证着历史的诡谲烟云和权力的兴衰更替。 第十期“京华物语”栏目,我们从知名...
阅读(870)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6-15
记者丨何安安 据美国有线电视网(CNN)报道,儿童作家、插画家,有“美国绘本之父”之称的汤米·狄波拉 (Tomie dePaola) 不幸于本周一 (当地时间3月30日) 在美国南部的新罕布什尔州黎巴嫩镇去世,享年85岁。他的文学经纪人道格·惠特曼 (Doug Wh...
阅读(793)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0-06-14
作者丨彭镜陶 伴随着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黑人的生命也很重要”抗议活动,出版界也急于支持一些“被主流忽略的人”。那么到底什么人才是主流呢? 曾经在出版业工作过七年的英国作家坎迪斯·卡蒂-威廉斯发声,她认为出版界缺少黑人作家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咎于文学经纪人。大多数作...
阅读(877)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