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间,国内外文化圈的大事不少,思考不断,而这些前沿讨论都可以在我们的访谈中先睹为快。
点击此处,即可购买书评周刊合订本
《新京报·书评周刊》年度合订本热卖中
↓↓↓
点击此处,即可购买书评周刊合订本
专访奥尔罕·帕慕克:
“历史上真实的瘟疫更加可怕 ”
“我的姑妈就是在这次新冠疫情中首批感染去世的人。”
“我的律师和我说,不必担心,帕慕克先生,不会有事的。”
“我为这本书筹备了40年,前后写这本小说又花了大概6年的时间。”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1月13日专题
相关文章列表:
01 | 徘徊伊斯坦布尔
02 | 帕慕克:如何建构一“座”小说
03 | 《纯真博物馆》 让忧伤变成现实的建筑
04 | 天真与世俗的小说家
专访葛兆光:
从亚洲出发,抵达世界
“其实到今天,很多人都忽略了中国在15世纪以后其实是一个’背向陆地,面向海洋’的帝国——即便是中国自己都有点儿忽略。”
“现在的问题恐怕是,商业诱惑太强,媒体力量太大,历史学者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因此,历史学者面临选择,究竟是降低门槛将就和迎合听众的趣味,还是继续用专业知识尽可能引领和提升读者对历史的理解?”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3月10日专题
相关文章列表:
01 | 从亚洲出发,抵达世界
02 |专访葛兆光 从周边看中国,从中国看周边
03 葛兆光与《宅玆中国》:在“西潮”与“东风”之后追寻中国
04 | 冲击与回应的余音 葛兆光的“论中国”
专访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一战启示录
“对欧洲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冲击……”
“人类喜欢赞扬自己的理性,认为我们做出的一切伟大行动都是因为我们凭借理性行事,而常常忽略我们做出的很多’大事’往往出于情绪化和不理性的理由。”
“很多时候,后方的平民由于远离战场,可能比前线的人更凶残。”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8月4日专题
相关文章列表:
01 |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一战启示录
02 |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人们依然困惑大战的起源
03 |欧洲和平的奇怪遇难
专访陈平原:
在演说中倾听“有声的中国”?
“人文学者不该画地为牢,只要论题需要,可以尝试打破各研究领域之间的界限,把不同学科、不同媒介的研究勾连起来,一环扣一环地往前推进,说不定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学者在从事跨学科研究的时候,必须谨慎从事,尤其进入新领域,最好和自家先前的学术兴趣有关联,那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项。”
“谈及’五四’精神,我特别标举反抗意识与怀疑精神。当时的人,有大致的方向感,但具体走哪条道路,其实每个人都不太清楚。不同学说各显神通,思潮涌动非常丰富,这段历史中的每一种声音,都值得认真倾听。”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8月11日专题
01 | 《呐喊》出版一百周年
02 |《呐喊》,一本书的诞生
03|专访陈平原 在演说中倾听“有声的中国”
专访巫鸿
如何“重新理解”中国绘画史?
“这种’画家名单’式的写法不能真正反映中国美术史的状况,特别是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很多超越这个名单之外的材料和研究。”
——专访巫鸿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8月25日
专访唐诺
人类会一直持续阅读吗?
“特别是文学评论交由学院、由大学文学科系全面接管之后,因为这是一个缺欠生命经验稠密度的地方,也是一个隔离的、时间感倾向于循环重复而非前行的地方,遂也是一个最容易也最快速年轻化的地方,正由殿堂一一改装为夏令营。”
——专访唐诺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12月7日
专访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为什么要在21世纪的今天重提“猎巫”?
“性别歧视的一个主要根源是资本主义将妇女局限在一种完全贬值的工作中——家务劳动。”
“与16世纪一样,今天的猎巫运动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直接产物。”
“这是我在新一代女性主义者身上还没能找到的东西。”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10月27日专题
相关文章列表:
01 |聆听猎巫的回声
02 |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看见“过渡时期”的妇女
03 |专访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不改变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改善妇女的境遇
专访美国作家理查德·鲍尔斯:
聆听自然之音
“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也对科学界提出的所有崭新的世界观以及他们提出的许多构想感到兴奋。”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还有戴着面罩和通气管进入河里观察鱼。”
“我想我注定要一辈子继续写小说。这可真是糟糕的命运。”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12月22日专题
相关文章列表:
01 | 理查德·鲍尔斯 唤醒沉睡的自然之歌
02 |《树语》 一棵树的灵魂
03 |《困惑》 致人类不理解的事物
04 | 理查德·鲍尔斯 一场走入森林的意外
专访童书作者伊娃娜:
我们今天如何创作图画书?
“成年人对孩子回避许多事情,大概率是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确定、不坦然、无法辨析。”
“我想创作的书,会包含这样一些词语:善良、勇敢、自由、爱、归属。”
“我希望一个孩子读完我的书,在把书合上的时候,能感受到从中国北方旷野吹来的风。”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6月1日专题
01 | 重寻共识
02 | 重读《图画书宣言》,重寻创作者的共识
03 | 创作者圆桌 我们今天如何创作图画书?
04 | 编辑圆桌 童书配得上拥有成年人的对话
专访玛丽安娜·科波:
绘本作者如何拥有自己的风格?
“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万物有灵!
显然,这种想法并不理智,但是事物总会激起我内在的强烈情绪,尤其是那些丑陋的、孤独的、破碎的东西。”
——专访绘本作者玛丽安娜·科波
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年8月4日
……
阅读|观察|反思|追问
上述所有专题内文
均收录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01-2023.12全年合订本
独家销售期间下单购买
享受折扣价99元(原价168元)
独家期内 数量有限
点击此处,即可购买书评周刊合订本
编辑/走走
校对/薛京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从这些访谈中,看到最前沿的思想 |《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_大只500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