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一座自全的孤岛。我们无不深深地受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影响和塑造,自始至终体会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考验;同时,我们也作为时代最微小的载体,如浪花没有一朵不归于潮流的方向,以日常的、个体的困惑与成长,描摹当下的全貌。
3月9日-10日(周六、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将与牛津中国论坛联动,直播其中的三场论坛,即以“⾯对内卷的狂潮: ⼈⽣的多元化选择”“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地性与全球化”“死亡教育与人生意义”为主题的三场。其他更多分论坛直播,欢迎关注牛津中国论坛官方信息。
时代潮起潮落,在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岔路口,无数变革与机遇正在悄然发生。行业环境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更迭,资源殆尽红利衰退,人与人的命运前所未有地彼此交织,我们所置身的世界正在被不断涌现的事件形塑。随着社会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外部环境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如何扩展思维方式,在“史上最难就业季”找寻自己的出路,已成为每⼀位年轻人所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
“优绩主义”思维影响下的内卷现象如何影响中国语境下年轻人的选择?如何看待中国青年对于“上岸”的追求?在“小镇做题家”的现象背后,我们该如何审慎地思考东亚传统人生路径?“小众职业”从业者如何承受来自主流的压力?身为普通人,是否有机会调整思路,在大环境中找到破局的方法?
在“面对内卷的狂潮:人生的多元化选择”主题下,论坛将从针对内卷环境下青年人的迷茫与既定路径的讨论着手,聆听破局者在职业选择上的心路历程,并尝试激发有意探索的人士找到兴趣能力与机遇的交叉点,在人生道路与职业⽣涯选择面前多⼀份坚定与从容。通过系列讨论,我们希望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潮流中帮助每⼀位参与者找到自己的注脚,在灵感的启迪下开启新的人生地图。
嘉 宾
“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地性与全球化”论坛将聚焦中国当代艺术的两重面貌——在地性与全球化的巧妙交织。在地艺术(site-specific art)指艺术家为特定场所创作的作品。中国在地艺术自20世纪末逐渐崛起,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大亮点。这种实践包括“艺术乡建”和“乡村美术馆”,在地方知识基础上借鉴国外城市社区公共艺术,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扶贫提供了支持。
中国当代艺术的在地性需要考虑中国地理与文化的复杂性。乡村美术馆以其在地性连接人文风俗、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侯瀚如在文章《Towards a New Locality》中提到,理想状态是在地性与传统文化相连接的同时具有新的创造性,对国际文化持开放态度。
“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地性与全球化”论坛将探讨中国在地艺术实践的动因、形式以及其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展。我们将关注中国地理与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聚焦在地艺术如何促进社会参与和跨学科合作。
生与死,意味着⼀个人在这世上的开始和结束,除此之外的,是未知,是恐惧,是焦虑。“死亡”是⼀个大多数人都避讳的词语,但死亡教育的进程也是自我觉察的过程。
提高对死亡的认知,更是⼀种帮助人们检视生命的方法。人知必死,才能最大程度地唤起生的价值。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我们应该去思考,是什么让这些孩子选择“以死明志”这样最无力的反抗形式。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和心理障碍、生活压力、家庭情况有⼀定关系之外,也与公众缺乏必要的死亡教育、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奇的日子总是很少遇到,但我们认真地活着就足够闪闪发光。在本次论坛中我们将探讨死亡教育在不同领域下的知识传递及应用,讨论个体如何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应对哀伤的过程,探索艺术作品中生死元素的象征性表达。
嘉 宾
关于牛津中国论坛
牛津中国论坛,即Oxford China Forum(点击文字可跳转至OCF公众号)成立于2013年,是全英规模最大,最为严谨学术的中国论坛之一。作为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论坛之一, OCF致力于汇集中国话题的领域行家,与来自英国各地的中外学生们,共同对变化中的中国进行深度的讨论。
今年,是这个由来自英国各地的中外学生们共同发起的大型论坛,连续举办的第11年,该论坛始终以锐气、进取的姿态,促进国内外学界的对话,共情、体悟、思省,始终追求世界纷繁之下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第十一届牛津中国论坛以“寻微拾著”为主题,将从“面对内卷狂潮:人生的多元选择”“文旅新浪潮”“数字时代的公共空间”“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地性与全球性”“当代青年的精神景观与心理抗衡”“AI x Law:共商智能时代法律秩序构建方案”“新家庭视角下的家庭变革”以及“死亡教育与人生意义”8个主题,对当下的多个社会现象展开深入讨论。
—
运营团队
联合主办牛津中国论坛、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本文编辑 张瑶
海报设计缪致韵
本文校对 朱名恬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隶属于新京报的文化领域垂直媒体,自2003年创刊以来,新京报书评周刊深耕于文化出版动态,向读者提供有关文学、社科、思想、历史、艺术、电影、教育、新知等多个领域的出版动态与学界动态,提供诸如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创作者深度访谈等深度文化内容。
2019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基于现有内容资源,推出了“文化客厅”系列活动。文化客厅线下活动,旨在通过与读者的真实交流,建构立体的内容传播方式,与真实的个体共同理解并见证时代的流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活动预告|寻微拾著,从生活现象到学术思辨_大只500最新版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