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书的模样——出版的变迁与阅读的可能”主题座谈会在PageOne北京坊店举行。作家马伯庸,乐府文化品牌创始人兼总编辑涂涂,作家、《收获》杂志App运营总监走走,在座谈会上结合自身近十年来的经验,共同探讨了网络文学、电子出版、写作“破圈”,以及出版全链条中,作者、出版机构和网络平台如何协作共融等方面的话题。
9月15日,番茄文化客厅首期暨“书的模样——出版的变迁与阅读的可能”主题座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文学分两种:一种是“我文学”,一种是“他文学”
“你到底算网络小说作家,还是传统小说作家?”对于马伯庸而言,这个经常被人提及的问题可能略微有点难以回答。大约在1999年,马伯庸开始在网络论谈上发布一些比较散碎的随笔和作品,也逐渐开始涉及一些篇幅比较长的作品,从这个角度而言,马伯庸属于广义上的网络作家。但当真正的网络文学开始兴起之后,马伯庸反而退后了一步,走向了实体出版路线。因此,他将自己称之为“得益于互联网发展的一代作家”。
在马伯庸看来,网络文学分成两种:第一种是广义网络文学,“它其实严格的意义上应该叫在网络上发表的文学,很多传统的小说也可以在网上发表。”第二种狭义上的网络文学,“这种更严格来说是一种商业模式,他们会通过每天在网络上更新,逐章付费或者是集体订阅的方式提供给大家,然后作者每天追更。”马伯庸说,这种追更付费的模式其实是非常古老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瓦子说书。
那么,到底如何界定仅仅是在网上写作,还是成了网络文学作者呢?马伯庸认为,网络文学作者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身份,网络写作是一个“行当”,具有自己的创作规律、规则、市场反应,这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区分。“我一直觉得文学是分两种,一种是‘我文学’,一种是‘他文学’。‘我文学’的极致就是我只写我想要的东西,我只想纯粹我的表达,外界的一切评论跟我没有关系。‘他文学’完全是为了取悦他人,我自己没有任何想表达的东西,就是想要你喜欢什么我就给你写什么,你觉得什么东西开心,我就给写什么。”
但同时,马伯庸也指出,随着网文行业不断发展,走到现在,很多网文作品都从“他文学”向“我文学”发生了转变,很多创作者也在由写手向网络文学作者转变。“一开始很多网文更偏向于‘爽文’的形态,纯粹写的很开心,但当一个作者走到一定程度的话,他一定想有所表达,这个表达是无可抑制的,并不是说去写网文就要去取悦读者、压抑自我,往往这个时候他希望用自己的表达和价值观去影响读者。通俗一点,它并不是我觉得‘嗨’了就可以去动笔,而是我觉得‘嗨’的东西,我告诉你,带着你跟我一起‘嗨’,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网络文学。”马伯庸说。
鲜活的质感与生命力,只能在“野草丛生”的地方看到
一直以来,《收获》杂志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期刊之一,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本创刊于1957年的老牌文学杂志,也于2021年正式推出了“收获App”。谈及《收获》从一本严肃文学、传统期刊,走向网络化,运营化的过程,走走表示,《收获》一直在内容的可读性和文学性之间取得平衡。选择做“收获App”的初衷也是基于这个宗旨,希望可以接近更多年轻人来实现破圈,走走提到,如何适应网络环境,拥抱多元读者一直是《收获》杂志这些年来所探索的。
走走认为,在内容层面好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在于写作技法、写作流派等。在由“收获App”举办的双盲命题写作大赛中,著名作家与草根选手同题匿名写作,然后通过文学期刊编辑们去盲选,最终发现,编辑们选出来的全是民间力量的作品。“可见,传统文学的编辑可能也是爱看好故事的。”据此,走走表示,传统出版和网络平台应该互相借鉴,共同做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情,为挖掘好的内容服务,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买卖版权上。
对此,番茄小说副总编辑乐力从电子阅读平台的业务视角出发,谈及自己所观察到的行业变化。乐力透露,目前番茄小说已引进大约13万册电子出版物,每天都有数几百万用户阅读,“可以明显看到,对于出版物搜索数据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整个小说规模的增长速度。我们目前正在与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和出版社合作,大力引入电子出版物,让用户可以便捷地看到这些内容。”
走走指出,几十年前,工人们会写小说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作品充满了大量术语和人际关系、人情世故等方面的描写。相比之下,今天的传统文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们大多都是学院派的作品,缺乏真实生活的描写。而网络文学成了能够看到普通人真实生活质感的一种文学形式,这样鲜活的质感与生命力,只能在“野草丛生”的地方看到。
走走认为,类似番茄小说这种阅读网络小说平台,发现这些野生作家并给予他们支持,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这些鲜活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传统出版物的形态,“这些野生作家经过几十年时间的磨炼,最终成了令人惊喜的存在。他们就像一颗颗经过磨炼的珍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民间的、野生的文学力量会给文学一些东西
涂涂以网络文学读者的身份谈及自己初看网文作品时的感受,“我非常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到那样作品的时候,其实有一种非常震惊的感觉,‘可以这样写,这么好看’。而且特别期待,会有那种很强烈的异质感。我觉得那时候的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民间的、野生的写作者的通道,它带来了新的东西。”
在传统媒体工作十几年后,涂涂转向了出版行业,在涂涂看来,这种网络原生态的写作提供了与已经高度学院派、行业化的传统文学写作完全不同的视角、素材等,给写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可能性,“……特别希望能够去遇到或者探讨到那种更异质的、更野生的写作的力量。”他以自己挖掘选题的真实经历为例,一位连序言都不知道怎么写的素人作者,却扎根民间二十余年,用词严谨准确,语言干净明亮,真正结合了科学和文艺,“这就是野生的文学力量会给文学一些东西。”
涂涂认为,网络提供了一个新的通道,让民间的野生的作者有了可能发表甚至走红的机会。涂涂所在的出版机构乐府,所做的最为出名一本书是杨本芬的《秋园》。如今,杨本芬的第四部作品也将于下月出版。据涂涂介绍,《秋园》的书稿一开始只是网上的连载,虽然也有一批读者喜欢,但想要把它变成一本书,在当时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但最终,《秋园》变成了畅销书,到目前为止从《秋园》开始的三部曲加起来的总销量已经超过60万册,“对于一个80岁的作者来说,差不多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涂涂表示,“其实我们出版行业一直在探讨野生发现性的通道和主流评价系统愈合的可能性,有这么一个案例,我们平台的一个发了第一本书的陌生作者,被《收获》这种传统文学杂志排行榜收录其中,作者本人觉得非常的荣幸,其实这个瞬间就是实现了愈合。这种愈合的可能性,为书的模样打开了它新的通道。”
记者/何安安
校对/卢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马伯庸:我是得益于互联网发展的一代作家_大只500下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