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鸡鸣:好多年没听过鸡鸣,好多年无所谓黎明丨周末读诗_大只500注册链接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6
村庄像一只沉船,睡在夜海,如中魔法,所有的人和牲畜都在做梦,所有的树都变成了黑影。 鸡鸣是另一种魔法,受到召唤,一遍又一遍,把村庄从夜海中打捞,把沉睡的我们唤醒。 我那时相信,黎明就是从雄鸡的喉咙里诞生的,而我们是被鸡鸣引领着,从死亡般遥远的梦境一步步苏醒过来。 好多年没听过鸡鸣...
阅读(107)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6
村庄像一只沉船,睡在夜海,如中魔法,所有的人和牲畜都在做梦,所有的树都变成了黑影。 鸡鸣是另一种魔法,受到召唤,一遍又一遍,把村庄从夜海中打捞,把沉睡的我们唤醒。 我那时相信,黎明就是从雄鸡的喉咙里诞生的,而我们是被鸡鸣引领着,从死亡般遥远的梦境一步步苏醒过来。 好多年没听过鸡鸣...
阅读(107)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6
《春秋车战》,作者:赵长征,版本:新经典|文汇出版社2023年6月(海报设计:刘晓斐) 推荐理由:车战和马战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两种主要的战争形式。后人常乐于分析战国群雄从车战转向马战的历史原因,却少有系统、全面考察春秋时期的车战研究。在讲述这段历史细节时,过往很多历史叙述不是大...
阅读(108)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6
摆在我面前的是独立学者许金晶对著名电影导演郑大圣的一部口述访谈。在此之前我曾收到他的另一部书:《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本书是他对电影导演研究的深入,作者整理并向我们敞开了充实和充满意趣的访谈。 当熟悉的历史,在另一重视角中缓缓展开,就好像把我熟悉的胶片重新剪辑成一部崭新的电影。 ...
阅读(100)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6
《还有谁谁谁》,作者:黄永玉,版本:作家出版社 2023年7月(海报设计:刘晓斐) 推荐理由: 2023年6月13日,99岁的黄永玉因病逝世。 生前,黄永玉曾表示:“手边还有十来篇写过的文章,性质像《比我老的老头》。”这本《还有谁谁谁》即是他口中所言的14篇随笔合辑。沿袭《比我老...
阅读(107)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5
近日,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3》官宣。这档节目把原本处于地下状态的各种小众风格乐队带入大众视野。第一季播出后,就引发了一阵关于亚文化的讨论:亚文化与商业是否矛盾,亚文化是否会被主流文化收编等等。 什么是“亚文化”?有人认为,与主流文化相区分的受众更为狭小的文化就是亚文化。但是今天,...
阅读(102)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5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导致时间的碎片化,生活变得转瞬即逝。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但不知何时起,我们习惯了低头赶路,步履不停地前行,目标趋同,生活模式单一。我们还能想象一种无所事事但却并非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的生活吗? 韩炳哲在《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中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替代...
阅读(106)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5
《最后的言者:为了保罗·策兰》,作者:雅克·德里达、莫里斯·布朗肖等,译者:张博、潘博等,版本:拜德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年6月 对一位伟大诗人之构成的定义,将包括几个组成部分。纵使他或她的诗歌发轫于极端的隐私,发轫于本土化与私人化的特殊体验,但经由直接的呈现或强烈的暗示,...
阅读(94)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5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共计三千两百余卷,约四千万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二十四史”被奉为治国安邦、...
阅读(98)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4
如果我们在社交媒体搜索“线粒体”,得到的结果多与衰老有关。比如: 想逆转衰老?线粒体是关键 线粒体教你如何延缓衰老” 关于人体衰老的线粒体理论 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自由基如何让我们衰老 但是,线粒体的作用却远远不止与衰老有关。通过线粒体,我们可以知道真核细胞如何形成,复杂生命如何进...
阅读(108)赞 (0)
www.dfwlshy.com 发布于 2023-08-04
“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在年初的影视剧《漫长的季节》中,少年王阳写下的诗歌成为贯穿全剧的隐线,以及剧中多处具有文学意味的情节对话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部由作家班宇担任文学策划的影片促成了文学与影像的一次奇妙共振。 ...
阅读(102)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