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决定买一本书,大概会首先去了解这本书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从腰封上的推荐语到社交媒体上的介绍语,一般都有一句话是有关“跨学科”的。
在学科知识大分工的年代,我们都接受了现代知识不再存在大百科全书式人物的设定,每个人专于一个领域,而“跨学科”意味着一种反叛,它对抗的是院系制度和过度学科化,试图克服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去挑战或至少接近知识的某种极限。这件事却没有那么容易。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知识原本无学科之分,是我们建造了藩篱,然后再声称要去打破。”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B站、微博搜索@罗东时间
本期时间轴
00:35 “跨学科”的吸引力
01:35 被否定的“跨学科”
02:30 在学界这可能是自杀行为
04:39 跨越学科边界本该都是这样的?
06:10 “跨学科”作为学术的日常
08:35 跨多个学科的知识风险
作者:[美] 安德鲁·阿伯特
译者:王桐 陈嘉涛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年3月
《激情、技艺与方法》
编著:[美] 赫拉尔多·L·芒克 理查德·斯奈德
译者:汪卫华
版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2年1月
《制度与经济增长》
作者:姚洋
版本:文汇出版社 2022年8月
《古代经济》
作者:[英]M.I.芬利
译者:黄洋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0年5月
更多内容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据研究”“有研究表明”充斥书本,傲慢到没有出处
书桌乱的人,更可能捡到知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跨学科视野”,藏着文科生的种种不甘_大只500注册平台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