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经典童话故事不仅被收录在给儿童的各种读本中,也在许多研究者的笔下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为我们理解和认识童话提供了更多文化素材。比如近年来就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引进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经典之作《童话的魅力:童话的心理意义与价值》、99读书人引进的《格林童话初版全集:全注解本》,以及乐府文化引进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作者是俄罗斯民俗学家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他雄心勃勃地想要对民间故事中反复出现的某些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类。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 [美]玛丽亚•塔塔尔 著,吕宇珺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2022年8月版。
近期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的《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
The Hard Facts of The Grimms’ Fairy Tales)又是一本带领我们进入格林童话大门的参考书。作者玛丽亚·塔塔尔(Maria Tatar)是哈佛大学文学、民俗和神话研究教授,她分析了格林兄弟对《格林童话》(《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多次进行修订的心路历程,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释了经典童话的故事类型、它们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变种以及这样的主题不断复现的意义,甚至还简单评析了上文所提到的几本书。
她饶有兴致地根据性别角色总结了格林童话中正派与反派的特点,比如愚蠢的汉斯总会在通过品格测试后变得强大并迎娶美丽的公主,公主却总要经历阶层降级后被家务劳动锤炼,才能遇到王子,恢复其阶级地位乃至实现阶级跃迁。这些童话将心理现实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角色和事件,成为照进人类内心现实的镜子。
下文摘编自这本书的第四章《无知父系》(较原文有较多删减,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加),我们从中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与她对格林童话的有趣阐释。
愚蠢却总能迎娶公主的男主人公们
通过名字认出童话故事主人公并不容易。在格林童话中,十个主人公中只有一个实实在在有名字。大家也都知道,童话故事中最出名的都是女性角色。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和睡美人:正是这些名字在我们的童年回忆中留下了生动的印记。除了与妹妹同时担任故事主角的汉塞尔,男主人公的名字基本特别难让人记住,甚至做的事情也无法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男主人公并没有那些让女主人公与众不同的鲜明描写性绰号,他们更多是以某类人的身份出场,有时根据出身家世界定
(比如磨坊主的儿子)
,有时根据身份地位界定
(比如王子)
,有时根据家中排行界定
(比如最小的弟弟)
,有时根据智力头脑界定
(比如傻瓜)
,有时根据身体畸形界定
(比如大拇指)
。
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中的王子。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要他们说出童话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或许是强人所难,但是让其描绘下童话主角的特点是不会太难的。西蒙娜· 德· 波伏娃写道:“在诗歌和故事中,年轻男人离家踏上冒险之路,去寻找女人;他屠龙,他与巨人搏斗。”这样的年轻人有着什么样的品质特征?有人评论格林童话时指出,年轻人“充满活力、积极竞争、英俊帅气、勤奋努力、有勇有谋、迫切求取”。这些列出来的点概括了对童话故事中屠龙少年和巨人杀手的公认看法。
然而这种公认看法在面对德国民间传说时,可以说是完全的“童话”
(不实之词)
。完整阅读《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初版就可以发现,这本包含大约150则故事的童话集,一共只有两个屠龙少年和一个巨人杀手。其中之一是《约翰尼斯泉水与加斯帕泉水》,它讲述了少年杀死长着七颗头的巨龙并救出公主的经典故事,但是
(不知道为何)
这则故事从《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第二版开始就没有被收录了。另一个屠龙的主人公的名字非常没有主人公的气质,他叫蠢汉斯,而他杀死三条巨龙
(这三条龙都是多头,头的数量还都不一样)
的搏斗情节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至于巨人杀手,他成功砍下了三个巨人的脑袋,但不过是因为在路上恰好捡到了能杀死巨人的那把剑。要说这三个主人公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天真。跟格林童话中一众主人公一样,他们显然是不谙世事的。“无知”“愚蠢”“没用”“傻笨”“天真”“无邪”:格林童话的主人公,反反复复就是用这些词来形容的。
民俗学家流行将主人公分成彼此不同的两类人。有分成积极主人公和消极主人公的,有分成“形式主人公”
(f
ormal hero)
和“理想主人公”
(ideal hero)
的,有分成屠龙少年和灰小伙的,还有分成耍花招的和傻兮兮的。理论上,积极/消极、寻求者/受害者、勇敢/胆怯和天真/诡诈这些相反的特征词,可以作为对童话故事主人公进行分类的有用指导。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总能轻松判断某位主人公究竟靠的是自己的才智手段还是帮手的相助。他究竟是对危险本身有渴望,还是仅仅被动承受降临到他头上的种种冒险?他究竟聪不聪明?第一眼看上去好像很好选,事实上却充满了复杂性。无忧无虑的傻瓜主人公,看起来没有经过努力就获得了成功,但事实上他并非总像他的名字或名声让我们相信的那么蠢笨;狡诈的骗子主角有时候也会辜负他精明有脑子的名声。
麻烦的事还没完。尽管《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看起来自然、没有加工,但其实它偶尔也会来点反讽修饰,破坏其表面的意思。尤其是,那些用来修饰主人公的称号和描述词有时候强调的完全是主人公特质的反面。
在《聪明的艾尔莎》中,主人公“聪明的艾尔莎”算得上是脑子最不好使的那种角色了;
《幸运的汉斯》记录了汉斯的财产一路缩水的过程;
而在《勇敢的小裁缝》中,勇敢的小裁缝与其说是勇敢无畏,不如说是虚张声势。
在童话故事的世界中,傻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诡计多端的骗子;
卑微的磨坊主儿子一不留神就成了国王;
胆怯的蠢人突然就以勇敢坚毅的英雄形象出现。
人物特征惊人地缺乏稳定性,随着故事的展开,几乎不知不觉地就转向了原有特征的反面。
记住这一点后,我们来摸摸格林童话中男主人公的底细,从而判断他们有着怎样的共同的性格特点,并评估在多大程度上他们冒险的情节是循着可预见的方向发展的。
电影《冰雪奇缘》(2013)画面。
富有同情心和懂得谦卑才是成为天选之子的关键
在童话故事中,女主人公往往很善良,正如她们往往很美丽;男主人公则一向年少无知,正如他们一向愚蠢。白雪公主的继母会因为继女胜人一筹的美貌而大为震怒;男主人公的父亲则常常因儿子们无与伦比的蠢笨而暴跳如雷。倘若问上一句:哪个儿子最笨?童话里的大部分的父亲会回答:我的小儿子。这个最笨的小儿子还是天选之子,最终赢了那些比他聪明的哥哥。男性角色充当主人公的童话以一种近乎违背常理的方式,记录了这样的故事:许多帮手和捐赠者跑来帮助年轻的主人公,给出了可以避开灾难走向美满结局的指示,然而这个主人公连听取这些指示的正确决策力都没有,最终却获得了成功。某位提供帮助的仲裁者在三次给出明智建议却均被主人公忽视之后,沮丧地说道:“你其实配不上我的帮助。”
(明明没有实力却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的这类角色的雏形)
是在完全不利的情况下,一步步获取了财富和权力。在阿拉丁这则故事中,开头段落证明了经典童话包含对美德的奖励和对恶行的惩罚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他两个哥哥冷酷无情的所作所为完全够得上石化这个惩罚)
。这个傻瓜在新获得的盟友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写在石桌上要他完成的三项“不可能的”任务:先是捡齐了散落在林中的一千颗珍珠,然后找到了沉在湖底的公主睡房的钥匙,最后成功从“长得一模一样的”三姐妹中认出了最小的妹妹。准确说来,是蚂蚁们捡齐了珍珠,鸭子们找到了钥匙,蜜蜂们认出了最小的妹妹。然而破除了三位公主所在宫殿的魔咒的这份功劳依然归给了傻瓜,于是他顺理成章迎娶了最小的公主,他的两位哥哥也得以迎娶大公主和二公主。
(救了三条鱼、一群蚂蚁和三只乌鸦)
,他就晋升至“天选之子”的行列:那些一有任务要做,就立刻能得到帮手相助的天选之子。尽管按照惯例,童话里的男性角色总是因为他们的英雄壮举而得到颂扬,但事实上他们最大的成就的取得,靠的是顺利通过品格测试。通过将同情和谦逊这两项品质
(
区别于智力和蛮力这样的先天特征,同情和谦逊乃后天获得)
神圣化,格林童话向
(已逐渐青少年化的)
目标受众清晰地传达了下述观点:哪怕是天资最为平庸的年轻人,有朝一日也可以爬上顶峰。
(比如用满是孔眼的勺子将湖水全部舀空,要在一夜之间建好一整座城堡并装点布置完毕,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吃完堆成一座山的面包)
,帮手们就马上出现。每来一项任务,不管完成任务是需要智慧,还是需要勇气,是需要忍耐力,还是需要力量,或只是需要超级能吃或者超级能喝的能力,就会出现一个帮手
(或一组帮手)
,他
(他们)
恰恰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最终,帮手获得的成就帮助主人公赢得名誉;不管是抽干湖水、建好城堡,还是吃光面包,这些功劳都被记到主人公的头上。
(the humble)
登上王位,穷人变得富有。童话故事中,男主人公起码有着一重,往往还是两重“卑”。大多数时候,他们出生于普通家庭,在家庭里地位低下。这是第一重“卑”:卑微。但不管是生于皇家,还是长于农田,他们的性格基本都是谦卑的。这是第二重“卑”:谦卑。若是没有这项特别品质,他们就不可能得到各路帮手和捐赠者的慷慨相助。因此,谦虚似乎成了童话故事男主人公的象征和标志。又因为谦卑的品质,不管什么社会阶层,都有某些成员天然拥有,所以不管是王子还是农民,都可能成为童话故事的主人公。
(prince rescuer)
,在旁等候他上场的提示。以男性为主人公的故事中,新娘这个角色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被降为次要角色,她们同样无法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只要有规律就会有例外,格林童话中有一则故事值得注意,这则故事并不适用“每则童话只有一名角色能站在舞台中央”的原则。《泉边的牧鹅姑娘》将故事结尾处结为夫妻的新郎和新娘双方的命运都编入故事。无可否认,有迹象表明这则故事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故事,而是在历史上的某个时刻,有位故事讲述者突然觉得可以把两则故事合并。而这两则故事情节恰好吻合,很方便拼接出一则故事。这则发生在谦卑的伯爵和被谦卑化的公主
(两人最后结了婚)
之间的故事,是一个上好案例,让我们洞察以一场婚礼为结局的童话故事里男女双方各自命运的不同。
(其中一位年纪大到当国王要把女儿嫁给他时,他不得不选取十二位公主中年纪最大的那位。)
虽说如此,比起童话故事中年轻的傻瓜,第二类主人公也并没有在智力、体力或勇气上强到哪里去。他们或许不是愚笨的村夫,不过按照德国民间故事不给男主人公赋予英雄特质的普遍倾向,他们的长处也很少会有详尽的描写。
正如天真会在不知不觉中转为勇气,天真同样也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狡猾。男主人公是如此愚钝,以至于对手完全对他不设防。出场时天真蠢笨的年轻人,在故事最后或许会因为聪明才智战胜敌手。因此,这个对世界运行法则一无所知的主角,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结尾处展现出英雄人物才具备的品质。
性格有明显缺陷
(缺乏智慧)
的人物做出了壮举,这是可以带来喜剧效果的。白痴、榆木脑袋和傻瓜急匆匆地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冒险;他们把自己的蠢笨展现出来,他们原封不动地遵从听到的建议,以此方式占据上风;但他们的过于天真还迷惑了对手,使他们躲过了伤害。虽然我们可以说他们成功完成了面临的重重任务,不过每一步、每一招都有着浓浓的杂耍表演的气息。
如果说在民间传说的词典里,天真和勇气是同义词,那么天真和狡猾这两个词的意思也并没有太大区别。故事的主人公越是天真和愚钝到令人绝望的程度,他就越有可能战胜敌手,他所经历的冒险也越有可能迎来成功的大结局。《勇敢的小裁缝》中,因为一次打死七只苍蝇而自封英雄的小裁缝,或许可以被视作虚幻自负的典型人物。但是虚张声势的特点使他智胜巨人,让他完成了未来妻子那好斗寻衅的父亲布置的重重任务,使他征服了一想到要下嫁就感到厌恶的血统高贵的未来妻子。在这则故事中,天真和精明、逞能和勇气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无畏无知的天真男主人公几乎同耍花招的骗子没什么两样了。
现在,我们应该已经很清楚地看到,卑微、谦逊、天真的
(三个儿子中的)
小儿子类别主人公同无畏、无知类别的主人公之间,并不存在多大差异。事实上,格林童话里《水晶球》中的男主人公就融合了谦逊、卑微主人公和无知、无畏主人公两者的特点;他的身上有着
(三个儿子中的)
小儿子常有的纯朴天真和谦逊恭敬,同时据称还有着“不知害怕为何物的内心”。正是他傻兮兮的无畏之心给了他勇气,在二十三位追求者试图解救囚禁在“金太阳宫”的公主而失败惨死之后,成为第二十四位尝试营救公主的追求者。也恰恰是他的蠢笨迟钝令他有机会来到公主居住的王国。他“忘了”归还许愿帽给两个巨人,于是恰好具备了前往目标王国的手段。
在童话故事中,鲁莽和勇敢殊途同归,单纯和狡诈势均力敌。主人公一开始明显缺乏某项优秀品质,后来竟莫名拥有了。正如灰姑娘虽然衣着褴褛,常年在炉灶边忙碌,结果却是三个姑娘中最美丽、最高贵的那个;三个儿子中的傻瓜小儿子最终也被证明强过他更为年长、更为聪明的两个哥哥。
认识并充分理解童话故事的不稳定性
如果我们分析下民间故事英雄榜中不怎么出现的某个角色的命运,就可以清楚看到,性格特征并非表面上的标准化和程式化。在《幸运的汉斯》中,同名主人公汉斯事实上可被称为一位“反英雄”。在他的旅途中,他没有智胜过一次,反而成了许多次明目张胆的欺诈性交易的受害者。公认的看法是,这则故事里无忧无虑的男主人公可被视作小丑这类角色的典型代表。故事记叙的是主人公走向贫穷和依赖的一站又一站,而非踏往财富和婚姻的冒险征途。但是这种全然漠视酬劳和彻底摆脱劳作的行为,使得汉斯身上展现出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使得觉得故事标题存在讽刺意味的解读瞬间失效。虽然物质上一无所有,但精神上丰富满足,汉斯转身离开这个商业世界,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幸运的汉斯》清楚表明,想要确立所有男主人公都适用的一组固定性格特征是不可能的。正如既愚蠢又智慧、既穷又富、既幸运又倒霉的汉斯,太多童话故事的男主人公在故事开始时具备的特质会随着情节的展开,不知不觉中转变成反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明确知道,某些相反的特征
(卑微与高贵、天真与狡猾、胆怯与勇敢、有同情心与残酷无情)
会在几乎每个以男性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中出现。因此也就很难列出永恒不变的性格特征清单,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在任何一则故事里,单一角色可能
(而且往往确实)
具备某种性格特征及其反面。但我们同样也很难
(虽然原因或许不同)
去给以男性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建立确切的情节模型。
每出现二十个娶了公主、继承王位的男主人公,就会有一个身无分文回到家的单身汉;一旦有十个小伙子因为展现了同情心而得到帮忙,获得魔法礼物,就会有一个男主人公通过暴力行为获取助力和魔法物件。有动物新郎因为得到女人的爱和忠诚而破解身上的咒语,也有动物新郎由于新娘的冷酷无情而不再受魔力影响。无可否认,这些情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但前提是我们已经知道,每一次,某种叙事准则建立起来,之后都有可能被相反的准则打破。因此,有出场便会测试主角品格是否优秀的三幕故事,也有展现男主人公冷酷无情的故事。有男主人公依靠魔力帮手完成任务的故事,也有主角独自行动、自身就具备帮手们各方面特点的故事。
认识并充分理解童话故事的不稳定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摸摸格林童话中男主人公的底细_大只500官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