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只500首页_人到中年,贾樟柯变了吗?

从贾樟柯的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到现在,足足过去了26年。26年,也正好是《山河故人》的故事时间跨度。

26年以来,贾樟柯从一个“地下电影”的领头者,成为当今中国享誉世界影坛的作者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几乎串起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史。我们在他的电影里回望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经历普通人的命运浮沉。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生命因他的电影而得到延伸。

当时间向前,萦绕于贾樟柯周身的话题也变得复杂起来。有人说,《世界》之后的贾樟柯创造力殆尽,不断重复自己,沉溺于符号堆砌的游戏。但也有人说,贾樟柯依然保持着他电影的“口音”,他的关怀依然未变。有人指责贾樟柯的“人设”崩塌,被资本收编,也有人相信贾樟柯的知识分子立场依旧。

如何解读贾樟柯26年以来的创作历程?又如何理解他自身在时代浪潮中的身份变换?更重要的是,当中国电影经历市场化与工业化的洗礼,艺术电影将走向何方?而我们,是否还能迎来“第二个贾樟柯”?

近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教授白睿文的新书《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在国内出版。白睿文是英语世界最早研究贾樟柯的电影学者之一。本期反向流行,我们邀请身在大洋彼岸的白睿文,跟大家聊一聊大片扎堆的今天,我们为什么更需要贾樟柯。

本期主播  

本期嘉宾

本期播客内容包括:

如何理解贾樟柯电影中的“口音”? 

贾樟柯的汾阳是中国电影的新地标

华语艺术电影的三次新浪潮

如何给贾樟柯的电影作品分阶段?

小武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最难忘的一个角色

商业片的崛起与艺术电影的失落

贾樟柯为什么退出平遥电影节?

步入中年的贾樟柯与他的身份转变

如何理解新一代独立电影导演?

*欢迎返回“文化频道”主页,进入《人到中年,贾樟柯变了吗?》页面,打开《反向流行x白睿文(音频)》收听本期播客音频。为了方便大家收听长节目,反向流行已经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多个音频平台上线,在以上平台搜索“反向流行”也可以听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大只500首页_人到中年,贾樟柯变了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