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_大只500注册平台下载

8月7日,在国内某职场社交APP上,认证为“阿里巴巴员工”的女性网友发布动态举报,被男性领导要求陪客户,被劝酒,酒醉后被客户等人骚扰、性侵。事发后,她作为受害者第一时间已报警。随后阿里巴巴已回应称对涉事人员作了停职处理,济南槐荫警方发布通报称正调查取证,涉事客户本人回应称只是“抱”,没有性侵。“Aliren help Aliren”发布《6000名阿里人关于807事件的联合倡议》提到,从被害员工向上申诉未果、食堂维权被驱赶,到高管和相关人员拖延处理及已读不回,显示了公司组织治理的系统性漏洞。8月9日凌晨,阿里内网公布了公司内部处理结果:同城零售事业群两位主管引咎辞职,一位阿里巴巴首席人力资源官记过处分,涉嫌男性员工被辞退。

事件虽然还没有最终的调查结果,但是一经曝光就立即掀起了围绕“劝酒文化”“职场女性权利”等话题的热议。这是因为它引发了人们对“不对等关系”下一切强迫、侵害的愤怒和担忧,何况这还发生在私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中——在一般印象里,企业并没有掌握着员工多少关键资源,员工仿佛可以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大不了离职不干就是。

那么问题是,在企业,一个人为什么也可以获得某种权力,让下属没有办法说不,没有办法拒绝?在侵害发生后,侵犯者为什么还可能利用企业组织让受害者在内部的诉求层层受阻?

书评君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在本期节目中探讨了这背后的科层制,这是比企业更为基本的问题。科层制已经比较彻底地进入人类社会,在这其中也包括企业。科层制在本质上也是与市场活动矛盾的。需要反思的与其说是企业,不如说是科层制。毫无疑问,科层制确实提供了组织秩序和效率,但是人至今没有完全掌握克服它弱点的能力,无法真正驾驭它,致使那些没有克制住邪恶之念的人,借着地位悬殊多了侵犯他人的机会。

“在过去,侵犯者只能从身体特征判断对方的反抗能力,而后来,侵犯者只需知道对方的下属身份即可完成侵犯,并经常借以工作等非暴力名义实施。”

“人与人之间的侵犯、被侵犯自古以来就存在,并且在从前更普遍,所以人类很早就为了保障安全召唤出了state“利维坦”这一最庞大的科层制。到了现代,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企业也召唤出了它的科层制。”

——整理自本期视频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微博、B站搜索@罗东时间)

本期时间轴

00:00 受害者了不起的勇气

00:30 “资本之恶”是个不得要领的说法

00:40 企业为什么也有科层制?

01:40 科层制与市场、个人的矛盾

03:25 在现代科层制下的“侵犯”悖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_大只500注册平台下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