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在“路边玩耍”的场景在现代城市变得少见了。
活跃在路边的孩子们。图为明代画家吕文英《货郎图》之冬篇。
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小区为中心,在半公里范围内,可以见到多少没有成年人陪同的小朋友在小区或附近人行道玩耍?除了他们可能痴迷于宅家玩手机,更一般的问题还是家长们不放心孩子独自下楼,担心被车撞,担心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担心遇上施暴者、拐骗者。因为汽车和陌生人规模的双重增长,风险增加,每一个孩子从学会走路和说话起都会被告知不能独自“乱跑”。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成年人陪同,小区及其附近的人行道其实只是被当作一种往返于家与目的地的通道,而不是玩耍的地方。
城市规划师、作家简·雅各布斯观察并反思城市设计,在她那本引起过普遍关注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她提出用“街道眼”创造条件,让孩子可以在街区安全行走、嬉闹,而“街道眼”的主要基础实际上是一种熟人半熟人社区。这是来自古典意义上的城市街道模型,在高流动、高密度、失去“好奇心”和“闲心”的现代城市社区难以形成。
“一个有安全感的社区既需要警察和司法秩序,也需要他们,这是熟人社会的为数不多有参考价值的遗产之一。城市规划追求极致理性的整齐划一,但也不该不考虑那道自发的‘安全之墙’。”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微博、B站搜索@罗东时间
00:26 消失的“路边玩耍”
01:04 汽车与“陌生人”的增长
02:41 “街道眼”:不完美的期待
04:43 熟人半熟人社区的局限
05:28 “街道眼”与商铺
06:47 熟人社会的遗产
《人行道王国》
作者: [美]米切尔·邓奈尔
译者: 马景超 刘冉 王一凡
版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流动的丰盈》
作者: 徐前进
版本: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1年9月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作者: [加] 简·雅各布斯
译者: 金衡山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0年7月
《迷路的小孩》
作者: 金波 郁蓉(绘)
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2021年5月
《汽车的社会性费用》
作者: 宇泽弘文
译者: 郑剑
版本: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有个议题的文化评论”系列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据研究”“有研究表明”充斥书本,傲慢到没有出处
书桌乱的人,更可能捡到知识
语境,多少“标新立异”假汝之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路边玩耍”,消失于城市_大只500下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