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种幸福哲学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_大只500下载官网

最初的构想里,“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只是一次出版建议收集尝试——业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作品。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随着新年的来临,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总字数逾5万字。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本篇内容为马凌、戴潍娜、张莉三位作家、学者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

往期文章:

74位人文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孙莉莉: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解放儿童”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朱自强:“成长”书写是中国儿童文学艺术发展的“命脉”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有分量的社科研究是稀缺的 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非虚构”体现的是直面现实的品格与回应现实的勇气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孙歌:我们需要培养形式感觉来认识问题的轮廓

持续思考的问题


马凌,复旦大学教授,书评人

马凌:我们失去了节制、边界、适度。由于媒体和平台的快速发展,公与私的界限、大与小的界限、轻与重的界限、乃至时间与空间的界限,都被挤压变形乃至一举抹平。青年一代采取消极的对抗姿态,不是一种良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需要一种幸福哲学,一种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

戴潍娜:这一年里,女性主义在各类社会问题探讨中都发挥了独特、及时且重要的参与。我们看到了女性主义充分释放其跨学科的潜力——跨越各种界限,对诸多议题进行充满流动性的崭新描述,呈现出一种追求正义的“去中心化”的持续性社会变革力量,甚或重新改写的冲动。

学界和舆论场对“性别暴力”“家庭劳工”“亲密关系”等领域的关注不减,与此同时,今年还涌现出了更多与当下热点相同步的性别视角观察,比如:老龄人群流动性与家庭养老中的性别问题;青少年性别教育问题;性别与民粹主义;性别与疫情下的地缘政治;高校性别平等的制度建设等。这些丰富的议题,共同构造出一番“性别化”的现代性图景。

一直以来,对女性主义最激烈最深刻最精准的批评,都来自女性主义内部。女性主义向来有众多不同阵营和观点的分化。据我观察,今年出现了不同阵营趋于理解、日渐弥合的趋势,女性主义理论主体、实践主力和舆论主力军之间开始逐步消解误解,建立起即时而脆弱的同盟关系。

张莉:疫情时代的女性生活是我近两年来持续关注的问题,比如,我们该如何理解疫情时代里,为我们看孩子、做家务的女性长辈们的生活?以往,我们总是从社会角度去认识理解女性的价值,似乎只有参与社会性活动才能体现女性价值——如果我们把家庭生活也视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该如何衡量这些在家庭生活中默默照顾第三代的年老女性们的价值,乃至家庭主妇们的价值?她们其实是被我们忽视的。

具体到文学领域,作家们是否能看到这些女性,并给予她们深切的关注与书写?这是我的兴趣所在。给予那些低微的、沉默的人群以眷顾一直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写作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在今天需要继承和发扬。

马凌:《隐谷路》,是一部调查性报告,走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这个“全美病得最厉害的精神病家庭”,十二个孩子中六个患病,也因此成为各医学研究团队的绝佳样本,半个世纪中的精神病研究重大突破,几乎都与他们相关。

作者以极大的共情能力,使精神病患者摆脱了被妖魔化和脸谱化的命运。书中的母亲咪咪和最小的女儿琳赛真是了不起,像希腊英雄一般迎战命运、照护他人。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勇气之作,对于读者,亦然。

戴潍娜:《随笔》《人文》这两套Mook书,学术与文采齐飞。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学术含金量极高的随笔中,常常能见到人文学者跳脱八股期刊桎梏的活泼文笔,和脱去德高望重道袍的真性情。学术文章竟也可以被允许写得漂亮自由。此外,厚达九百页的《铜座全集》犹如一座巨大的矿山,是汉语世界难得一见的真正的异质性写作。《北京烟树》中的老北京文化也是相当稀罕,津津有味。

张莉:最近,我在读英国学者安·奥克利的《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这本书是作者对40名家庭主妇进行访谈后所写下的调查报告,传统的社会学研究是将家务视为家庭中女性角色属性的某一方面;而这本书将“家务劳动”作为“工作”进行研究。作者将女性置于社会学研究的主体地位去注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某种程度上,作者透过这样的理解视角和研究方法,使我们对家务劳动的认知发生了“颠倒”,深具学术价值。老实说,我很喜欢读调查报告中那些家庭主妇的回答,比如,她们如何理解自己的家务劳动、如何理解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夫妻关系等。这些回答很有趣,既有个人性也有普遍意义。虽然这本书写于五十年前,但在今天,它依然有现实意义。

期待的原创作品

马凌:很多年来,我们都是国外图书模式的追随者,从主题到形式。不少原创作品不过是国外模式的中国版本,在文化和历史领域尤其如此。近几年,年轻一代作者最先走出漫长的学徒期,文学界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随着我国总体出版政策向国内作品的倾斜,有希望涌现出一批真正的中国题材、中国体裁、中国美学的作品。

戴潍娜:中国台湾地区有《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韩国有《82年的金智英》,日本有《坡道上的家》,很期待我们也能涌现这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文学原创作品。

张莉:中国女性地位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但是,在今天,真正鲜活表现出我们时代女性形象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这是令人遗憾的地方。我非常期待既有深刻思考能力、同时也深具女性精神和文学品质的本土原创作品出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我们需要一种幸福哲学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_大只500下载官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