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语境”。
在今天,我们打开一本书或在网上刷一篇文章,从标题到正文的字里行间,都可能见到过这样或那样的“语境”。普通的如“新媒体语境中的XX”,学理一些的如“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XX”“在当代语境下”。尽管“语境”这个词语在中文里的流行不过十余年,可是它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几种术语之一。任何一个词都可加上“语境”二字,而一旦有了这个后缀,原来的词多半就变得复杂起来,向读者呈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而我们作为读者似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起表情包,可能都知道指的是在手机聊天、评论或留言中发出去的表情符合,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有纯图的,有带文字的,但若是加个语境,改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表情包”,就让人“敬畏”了,无法确认是否还是我们熟悉的表情包,估摸着背后有高深的解读。“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表情包”仿佛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新的角度或解释,而这种感觉就产生自“语境”本身的力量。
书评君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在本期节目中探讨的便是“语境”。语境自然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交流中,因为性格、文化背景、经历、使用媒介等多方面的差异,相互之间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理解,难免会有误会。而“语境”也确实可以让我们看到同一个概念、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面向,了解每个概念都有其语境,在使用它们前明确定义。可是,为什么“语境”在泛滥之时,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的理解就更深刻更丰富呢?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语境’的巨大魅力反而可能使它成为一种修辞,当我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匮乏的时候,就搬来“语境”加个后缀,不必做过多深入思考,只需换个壳,‘在XX语境下’,似乎就提出了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
00:00 无处不在的“语境”
00:33 “语境”只是托词?来自十几年前的潮流
01:20 好像是一回事,又好像不是
02:21 语境是存在的
04:35 成为修辞手法的“语境”
本期书目
《业余者说》
作者:王人博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18年7月
《现实的社会建构》
作者: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
译者:吴肃然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巴别塔之后》
作者:乔治·斯坦纳
译者:孟醒
版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9月
《职业系统》
作者: 安德鲁·阿伯特
译者:李荣山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6年8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是不一样的文化评论”系列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语境,多少“标新立异”假汝之名_大只500平台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