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0日,是我国的第37个教师节,在这里,书评君首先要祝愿各位奋斗在教育战线的老师们节日快乐。教育和教学的未来应该走向何方?如何用教育为孩子塑造更好的未来?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们来说,是最需要关注和实践的问题。在教育“双减”政策之下,无论是老师、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将要面对随之而来的全新挑战。在这里,书评君特别精选了12本和教育、教师、学校有关的图书,希望能对老师,以及所有和教育息息相关的人有所启发。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爱的教育》,刘道玉 著,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11月版。
刘道玉是一位将毕生之爱倾注于教育的教育家,无论他是高教司长、大学校长还是小学校长。即使到了耄耋之年,爱的烈焰仍在他的胸中燃烧。在他看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也就无法造就充满爱心的和谐人才。该书集中收录了刘道玉在武汉大学、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和退休后三个时期关于爱的教育的所思所作。其中既有言他人所未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思考,如关于爱的本质、爱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教师的自我解放和怎样培植教师的爱心等,也有他身体力行、生动感人的种种教育实践。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刘道玉深耕教育领域几十年,因此他关于教育的思考更深刻、更有高度、更科学。而“爱的教育”是贯穿刘老教育体系的三大理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可以说是其教育框架的重要支柱,因此更值得参考。书中很多概念和内容都是言他人之未言,具有独创性。比如关于爱的本质、幼儿智力发展的萌动期、智力超常教育、论爱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论教师的自我解放和怎样培植教师的爱心等,极具参考价值,如“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天才儿童”等,完全可以直接照做。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德]乌特·弗雷弗特 等 著,黄怀庆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1年6月版。
从《绿野仙踪》到《霍比特人》,从《鲁滨逊漂流记》到《爱丽丝漫游奇境》……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阅读形塑,并不断改变。该书研究了百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引导孩童与青少年认识感觉、学习情绪,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乌特·弗雷弗特主编,集合该中心的数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共同撰写。
1870-1970年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对儿童情感的讨论最蓬勃发展的年代,儿童被视为需要教养的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无数童书与教育手册协助父母引导儿童学习情感、掌控情绪,并由此发展出“健全”的人格。该书通过考察这一时期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还原其阅读情境与读者反应,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感受、认识情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作者们也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勾勒出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在探讨这些书籍传递出哪些情绪知识以成为儿童的情感养分时,书中还分析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儿童如何在《蝇王》中学到“羞耻”“痛苦”与“同理心”,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离焦虑”;而曾被鄙视的“胆怯”,在《绿野仙踪》里有了新的诠释,从托尔金的《魔戒》《霍比特人》到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恐惧的概念又变得更加复杂……这些作品鼓励儿童拥抱恐惧、摆脱羞耻,接受思乡病为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并赋予儿童掌握自我情绪的权利,儿童有了不同的选择与空间,同时也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孩子们被隐藏的智慧》,[日]川手鹰彦 著,杨彩虹 译,乐府文化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2月版。
唤醒、 滋养、 疗愈,艺术治疗,是治疗,也是教育。它不改变特别的种子,它让每一粒种子都能依从自己的独特结出果实。该书正是川手鹰彦在“阿里尔德之家”从事艺术治疗教育的实录,记录了川手如何采用童谣、儿歌、童话,角色扮演等方式,打开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孩子封闭的内心,激活他们身体里被隐藏的智慧。
川手鹰彦是一位艺术治疗教育实践者。1989年,他开始在欧洲从事演员、导演活动,同时,在本书描述的德国北部治疗教育机构——阿里尔德之家等地,参与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孩子的艺术与言语治疗。1993年回日本,创立艺术与言语治疗研究所“蓝山”。1996年创办母子教室“木梨树”,开始以残障儿童和健全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实践。1997年开设“夜间学舍”,培养艺术治疗工作者。2000年开始“教育的有机治疗”项目。2012年创建“花之家”基金会,无偿为发展失常或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帮助。2014年开始在中国访问,逐步在中国开展“言说(言语造型)、戏剧艺术及治疗教育”的项目,在中国被称为TAKA(塔卡)老师。
如何走向卓越教学?
《黄金时代: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史》,[美]劳伦斯·A.克雷明、[美]戴维·A.香农、[美]玛丽·伊芙琳·汤森 著,何珊云、杨依林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
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每一个人,在进入正门后都会被墙上的一句话吸引。这是教师学院知名教授杜威写于1897年的一句话: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social progress and reform(我相信,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进最根本的方法)。社会责任与关怀是一代代哥大教师学院人的价值追求和实践取向。20世纪初,众多学术精英汇聚于此,正是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各展所长,推动了一所慈善机构转型成为纽约市的教师培训学校,又在与哥大的合作中推动学术学科建设,使其蜕变为一所奠基现代教育学科建制的高等学府,并成为全美教育研究与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心,持续推动学校教育转型、学术进步与社会发展。
作为全美排名领先的教育研究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在成立伊始即是旨在于促进教育研究的学术机构,是美国历史上,也是目前优选的教育研究生院。该书主要描绘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Teachers college)自酝酿、兴建一直延续到1953年间的历史,包括它所形成的环境、具有贡献的人士、发展早期的问题、在美国教育领域中的建树、推行的教育理念和实验、学生和教授们、学院的精神和价值观念。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创建与发展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史以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
《教育的承诺:英格兰成功学校实录》,[英]巴纳比·列侬 著,曹文、范晓虹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版。
只有中国高中有精确到分钟的作息表吗?巴纳比·列侬书中的学校也有,对严明纪律的强调同出一辙,甚至包括在楼道中间划一条线,规定哪些学生必须走哪边,只要走错了边,就会有警告、叫家长、放学后留校等惩罚措施。带错文具、没有完成作业或者做得不好、与同学肢体接触、上学迟到都会受到惩罚。巴纳比·列侬在书中提及他希望做一套“龙”教育,从幼儿园开始,整体设计,幼儿园和小学抓全面培养,树立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初中高中直奔主题,才能有希望实现更多的孩子既全面发展又学业有专攻。
书中,作者巴纳比·列侬以学校和教师表现的最近研究为背景,描述了他们是如何走向卓越教学的。他从学校课程、考试体系和社会流动性等角度,评估了英国的学校体系和最近改革的有效性。巴纳比·列侬认为:“中国教育和英国教育在很多方面显然存在巨大差异,这反映了我们发展历史的不同和教育理念上的反差,但我们可以相互学到很多,就如近些年我们双方的实践经历一样,这本书是对这一过程的贡献。”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就连大学的象牙塔内也难以容下安静的书桌。校园的时钟滴答作响,大学变得像公司一样,不断催促教授们速度能再快些,效率能再高些,成果能再多些,却全然不考虑这些考核会如何破坏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在《慢教授》一书中,伯格和西伯两位教授呼吁在学者生活中引入“慢原则”,用“慢”来修复人文学科的生态。整本书以学者的职业生活作为方法,从教学、科研到同事相处,依次展开,揭示并分析了当今学界的绩效文化和速度焦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种解困之道。在提升教学、科研和学院生态的同时,又能减缓个体所承受的焦虑和压力。
正如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邓小南所言,书中讨论在大学“公司化”的取向下,追求思想智识的师生如何面对今日的挑战与焦虑。作者强调学人在制度语境内的行动力,娓娓道来的是校园内习见的日常,尝试疏解的是抉择的困惑与纠结,呈现的不是答案而是贴切的建议。所谓“慢”与“宽”相关联,关系到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重新理解与感知。自主地“慢下来”,让学术过程更从容、回旋天地更舒缓,通过情感的融通和智识的韧性,激活学人交流对话与深度思考的能动力。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师道的真谛是爱学生。对广大中青年学者来说,特别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此书阐发的治学之道有直接而具体的指导意义。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是永恒的。该书的作者之一车铭洲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退休前曾任南开大学教务长。书中阐发的教育思想同样有现实指导意义。车铭洲说:“师生是一种友谊关系,师生相互影响。老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并不是老师给学生讲大道理,学生才努力,才成功。大道理和知识,学生都懂。好老师真心待学生,给学生积极努力的氛围。学生超过老师,就是老师的幸福。学生成功了,老师不会嫉妒,因为学生的成功就是老师的成功。”
大学这种教育模式如何传播到整个世界?
作为“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系列中的一册,《分科的学史与历史》聚焦于分科之学。因为教育体制和输入新知的关系,清季以来中国的学科分类观念受日本和美国的影响尤其大。好分科治学源自欧洲历史文化的共同性,缘何而分以及如何分,说到底还是因缘各异,而导致学科形态千差万别的,仍是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因而历史本不分科,况且中国治学讲究贯通,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后者为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门别类的历史。其共同性则是以后出外来的观念系统重新组装历史。恰当把握一般倒述的分科之学史、近代以来学科发生演化的分科史,以及面向未来的分科之学三者的联系分别,才能掌握关键,沟通而不附会。
大学从来都只是被呈现为人们更广泛地叫作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自从书写被发明以来,许多文明(古代的或者西欧以外的)都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创造了一种高等教育。其历史必然是值得研究的。如果人们同意给予大学这个词以“教师与学生被集合起来,以便保证确定数量学科的高水平教育的(或多或少)自治共同体”这样相对精确的意义的话,那么这个机构似乎就是一种西方文明的特殊创造(不含不妥当的欧洲中心主义)——它诞生于13世纪初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这个模式历经许许多多兴衰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尽管高等教育的形式持续发生变化和更替),并且从16世纪开始,尤其是19世纪和20世纪,遍布整个欧洲与所有大陆。
那么,13世纪初,大学究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诞生的?从16世纪开始,欧洲的这种教育模式如何传播到整个世界?自18世纪始,大学经历了哪些主要变革?1945年以来大学的普及化为“知识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又涌现出哪些新的困境?《大学的历史》一书从文化、宗教、社会和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各国的高等教育在各个时期发生的变革,展现了数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和知识传播模式的演进,为反思当下大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具备历史纵深的谱系。
以“养娃”为起点,探寻“成长”的多元可能性
对于教育而言,只依赖学校和教师发力显然是过于片面的做法。国学热、中小学生减负、高考作文、文科教育、大学角色、就业难、留学生毕业去向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近年来数度引发社会热议,至今余波未歇。在一系列“双减”政策之下,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普遍关注更突显了每一位和教育息息相关的人对当下的焦虑与探索。
养孩子为什么比从前苦、比从前累?在杨早看来,很大一个原因是,孩子作为家庭中心的角色越来越明显。该书以“养娃”为起点,探寻“成长”多元可能性的行思录,也是学者杨早当父亲十年的心灵史,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对教育问题的50项思考,内容辐射家庭、学校、社会、未来,质疑与反思精神贯穿始终。
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体味幸福、创造幸福的人,这是这本书想要探讨的核心观点。书中,作者通过对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以及个人感受的记录,客观反映了日本教育机构、社区和家庭合力打造的教育环境——在学校:生存力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社区:全民参与教育;在家庭:用爱和生活守护的教育大本营。
从孩子们出生到现在,作者一家一直生活在日本大阪北部的普通社区,养育姐弟俩的过程,也是体验日本儿童教育机构落在实处的教育方针和内容、周围社区居民热心参与教育的过程。每个点滴在孩子们的成长中都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迹,虽然孩子们以后的路很长,除了努力和运气,还有很多不能左右的东西,至少他们的心里有这个学校、社区和家庭合力灌满的水池,不会干涸,就有面对未来的底气。
在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看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人格培养比考试分数更重要。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自信、勇敢、独立、坚强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与集体合作的能力。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阿德勒的教育心理学代表作,该书旨在破解儿童的心理行为密码,揭开儿童口吃、说谎、打架、孤僻、懒惰、尿床、暴躁等问题行为的根源,帮助父母学会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儿童拥有自信、独立、勇敢、坚韧、合作等健全的人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大只500平台靠谱吗?_在崇尚快的时代,如何用“慢”来修复教学困境?丨主题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