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大只500能提现吗?_作为我司一名资深“滞销书”编辑,我常年被主编要求……

本期推送的作者,可能是一位被图书出版事业“耽误”了另一种前程的欢乐喜剧人。而她推荐的作品最闪光的地方,正是人们解读它时最容易忽视的喜剧性——直面最可怕的灾难,却依然保有幽默感。

“一家一本滞销书”是新京报书评周刊与郎园联合举办的北京秋季图书市集预热栏目。我们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蒙尘的好书,被更多人看见。

新京报书评周刊×首创郎园

北京秋季图书市集特别专栏

#6

《安妮日记(漫画版)》

类型 图像小说

作者: [德]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原著 

[以色列] 阿里·福尔曼(Ari Folman)改编 

[以色列] 大卫·波隆斯基(David Polonsky)插画 

译者:高翔

版本:企鹅兰登中国/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年5月

作为我司的一名“滞销书”编辑,

我常年被主编要求转行。

 

我对娱乐圈的大小八卦过于了解,且常常在工作中发挥毫无必要的幽默感,虽然也曾经做出过销量数十万册的畅销书,但还是没有得到主编大人的偏爱。理由是:

“如果不是你做的,可能早就过百万了。希望你早日认清自己的才能,如果找不到人捧哏,可以先去搞脱口秀。”

 

我想,

相比于策划编辑,

主编可能更愿意把我看作部门的——

欢乐喜剧人。

 

怎么说呢,和我那随时维持在焦虑状态、四处挖掘选题的编辑同桌相比,我确实算是比较佛系。我的同桌对选题颇有执念,总想“抓住年轻读者的想法“,策划个惊天动地的大系列。而我本人,作为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编辑,只想踏踏实实搞文学。偶尔会碰到感兴趣的选题,如果在选题会上被毙掉也会默默接受。对于不感兴趣的(别人不做的)选题,领导指派下来也能默默做完。

 

但这本《安妮日记(漫画版)》,是我难得力排众议、执意引进的选题,即便它是江湖传闻最容易滞销的图书品类之一:

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

虽说图像小说的市场在欧美已经相当成熟,但它在国内尚在起步阶段。相比于漫画,图像小说更强调内容的完整、深邃,注重内涵的表达,它们大多依赖于名著改编,文学性更强,内容也相对严肃。因此,图像小说的阅读门槛也相对较高,目标读者大部分是成年人。这样一来,它在国内的市场经常遇到定位不清的尴尬:

成年读者觉得幼稚,

青少年读者觉得无聊。

除此之外,高昂的印刷成本也让图像小说拥有令很多读者望而却步的高定价。

《安妮日记》1959年版电影。德国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15岁死于集中营,《安妮日记》是她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记录。

《安妮日记》被称为全世界阅读人数最多的书籍之一,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阅读过很多版本,深知将它改编成图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改编者和插画师也在后记中提到,如果完全遵循《安妮日记》的原文形式,那改编本大概会有三千多页。因此,他们选择以原文中每30页为单位进行漫画改编。将安妮每一天的日记碎片,通过细节丰富的插画,串联成了一个整体。

在我看来,《安妮日记(漫画版)》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

恰到好处的想象力,搭配与文字截然不同的图像语言,

将大众熟知的日记内容,

以完全不同以往的方式展现出来。

书中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下面这两幅世界名画的巧妙融入:

在安妮感到崩溃时,她在插画师笔下被描绘成呐喊中的人物;

图中部分配文:

”为什么你就不能像你姐姐一样呢?”

“想想你有多幸运吧!外面有很多孩子正在死去。”

“别担心,那只是炸弹掉下来了……”

在安妮平静时,她又变成高雅的贵族夫人。

图中部分配文: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眼睛:睁大,满足微笑。

安妮和姐姐玛戈特之间的比较,也是一个例子,日记原文并没有明显地将两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但安妮与姐姐个性迥异,存在一种相互依靠却又忍不住偷偷竞争的微妙关系。

安妮在姐妹关系上的困扰贯穿了日记的全文始末,插画师在书中将两者放在同一幅画面针锋相对,更清楚地呈现了两姐妹的反差。

“后屋”里的避难者们化身成动物围绕餐桌用餐,是本书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安妮在日记中零零碎碎地记录了许多关于饥饿和食物短缺的内容,改编者和插画师选择别出心裁地把这些元素演绎在一幅画中,并生动放大了每个避难者的人物性格。

请把食物给我,我是这唯一没吃饭的人了。

无聊……无聊……无聊……我宁愿死掉。

光是看着其他人我就饱了。

在漫画形式中,安妮的幽默感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安妮日记》的喜剧性得以更全面地被大众读者所知。我认为这种喜剧性,恰恰是这本日记本身十分迷人但又常常被忽视的一个特点。毕竟当一个人要把苦难当作日常的时候,一点幽默感是十分必要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节是:某个4月,由于粮食短缺,整个“后屋”只有蚕豆吃,而豆子产“屁”……我花了好久,为不同类型的“屁”挑选合适的中文拟声词。

日记的后半部分,安妮更是越来越多展现出了她在写作方面的才华和思想上的深度——对家庭教育的反叛、对青春期的探索、对战争的反思、对女性处境的思考……她在艰苦的生活中苦中作乐的能力也侧面反映了她成为一个优秀作家的潜力:可以从自己的苦难中抽离,直面、审视苦难。然而,她身上蕴含的巨大潜力,最后却没有得到兑现。

(下文摘自《安妮日记(漫画版)

我们经常绝望地说: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人们心中有一种对破坏的渴望:暴乱、谋杀和杀戮,

直到所有的人性都毫无例外地经历一场演变。

战争将继续被发动……只是为了再重新来一遍!

我经常情绪低落、但从不绝望……每一次的困苦都为我日记里添了一笔笑料,我已下定决心要过上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生活,不打算以后成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我在这儿体验的一切是一个有趣人生的良好开端,而那也是为什么——这是唯一的理由——我要对着最危险的瞬间笑出它幽默的一面。

文本和图像在这本书中是如此的相得益彰,让我无法忍受它从我手中错过。

在选题会上,面对主编提出的各种担忧,我拍着胸脯对他打下保票:“老板你相信我,这本书绝对值得做!”就这样,虽然明知可能困难重重,我还是果断报价并投入了一万分的热情。

 

就这样到了2019年底,这本书终于临近出版,情势在我看来一片大好:线上平台的首发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同名电影据说也即将上映。另外,由于本书是安妮·弗兰克基金会首度官方授权的漫画改编版,我竟然还获得了以色列驻华使馆的邀请,前往使馆开会商谈活动合作。那天,我耗尽了毕生的英语技能,和对方谈笑风生:邀请作者来华,书店联动,美术馆展陈……啊,一切都是那么可行且美好,平时劝我转行的主编竟然在会议结束后当场请我喝了咖啡。

 

我满怀希望地迎来2020年,准备大干一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本书在2020年5月正式出版,但因为疫情和其他种种原因,作者来华取消了,电影直接推迟到了2022年,线下展览也没有落地……之前准备好的很多计划都没有顺利推进,我们虽然也努力做了很多营销工作,但最终销量并不是非常理想,这也让合作出版社的编辑忍不住在书籍条目下表示了惋惜。

 

不过让我感到一丝欣慰的是,它的读者评价非常高,豆瓣评分一直保持在9.2,几乎所有标记“读过”的人都给出了五星评价。所以虽然我的人设是滞销书编辑,但我还是不会放弃它。希望更多人有机会看到这本不一样的《安妮日记》,铭记战争带给人类的苦痛,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就像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安妮那翩然而坚强的背影不断提醒着人们——

她本不该是著名的安妮·弗兰克,

她是才华横溢的少女安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dz大只500能提现吗?_作为我司一名资深“滞销书”编辑,我常年被主编要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