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只500代理注册_禁止员工带饭上班,是“社会分工”可以辩护的吗?

这并不需要多少道理就可发现他此举的无理。不过,人都是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和意义的动物,他也一样,他找了“社会分工”来为他“禁止员工带饭”这一行为辩护。

书评君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在本期节目中探讨的,也就是“社会分工”这一概念及其形成基础。确实,我们身处一个大分工的社会,有需求(没有需求也可能制造出需求)就有市场,也就有专业分工。员工可以向专业的餐馆购买饭菜,向专业的外卖行业购买配送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节约一些买菜做饭、打包和热饭的时间,企业管理者似乎就有了理由去统一员工的吃饭选择。然而,没有哪种成功的“社会分工”是安排出来的。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我们也都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有时候所用的术语、概念越有知识,越专业,好像显得越‘高级’,或者越有正当性,但是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分工所形成的基础其实是技术,以及人基于观念和偏好所作出的考虑、选择,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是一种自发秩序,由人、市场(比如技术变革带来的重新分工)、社会选择,是强迫不来的。不是所有的分工都可以由某一个中心发出指令来安排。”

——整理自本期视频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微博、B站搜索@罗东时间

本期时间轴


00:00 带饭的与反对带饭的

01:00 为行为找“有文化”的辩护理由

01:23 分工创造了现代世界

02:42 分工是一种自发秩序

03:35 从每个单位有食堂到食堂不再是企业标配

04:12 员工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吃什么最划算

04:48 被强制的分工不可能持续

更多内容

本期书目

《蜜蜂的寓言》

 作者:[荷兰] 伯纳德·曼德维尔

译者:肖聿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9年4月

《国富论》

作者:[英] 亚当·斯密

译者:杨敬年

版本: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年1月

《人的行为》

作者:[奥]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译者:夏道平

版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5年9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2019年度盘点

从李子柒到“好嗨哟”:在2019,想象一种过去的“人”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大只500代理注册_禁止员工带饭上班,是“社会分工”可以辩护的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