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人类理性赐予的沉重礼物_大只500最新版本下载

01

个人忧虑背后的庞大自我

有心理学家将“忧虑”定义为“一种对于情况不能确定的焦躁不安的状态”,它让人容易不能享受“本应”能享受的快乐。如果我们过分着眼于心理学、生理学的视角,那么理解何谓“忧虑”必然涉及严格的定义切分,比如忧虑和“焦虑”、“抑郁”、“恐惧”的区别与联系。与之不同的文化史学家则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帮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忧虑。

在新近推出中译本的《忧虑》中,爱丁堡大学教授弗朗西斯·奥戈尔曼将忧虑的核心浓缩为一个表征性的词语:“万一……?”例如,“万一我出门没关门怎么办?小偷会进来偷光我的东西”,“万一我水龙头没关紧,明早家里可不可能像发了洪水?”“万一我没有在本科就考进一个很好的大学,那么之后人生的一切关口,我可不可能都将落后一步?”……

《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作者:[英]弗朗西斯·奥戈尔曼,译者:张雪莹,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2021年4月

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奥戈尔曼叙述的其实更像是医学中界定的强迫症——这也是忧虑的一种——当我们谈论忧虑时,谈的并不是那些正常的为如何攻克难题而殚精竭虑的状态,而是莫名地为一些自己都知道不值得担忧的事情而担忧。而且,我们甚至会在摆脱这种忧虑的过程中越陷越深。正如奥戈尔曼所形容,忧虑是“环形的”,它会进入一个自我证明的循环。当你每次因为家里的门“万一”没锁好而忧心忡忡,你都试图用检查的方式来让自己安心,你也强化了忧虑的力量,因为下一次,你会更难以不“忧心忡忡”。用学者珍妮弗·香农的话来说,每一次你试图摆脱忧虑的努力都在喂养这只忧虑的“猴子”。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来形容个人的忧虑体验同样是适用的。甚至在面对心理医生时,这些体验都令我们难以启齿。除了忧虑者本人,谁会觉得“出门了总担心门没锁好”不是件荒诞的事呢?历史上的许多哲人也这么认为,比如大名鼎鼎的斯宾诺莎。这位曾用极尽严谨的数学方法重构伦理学的学者毫不怀疑理性拥有最终消除不确定性的力量。在他看来,只要我们严格“遵从理性的指示”,就一定能打消这些荒诞的忧虑念头。心理学家莱希也曾在一本心理自助书中呼应了斯宾诺莎的这一思想。莱希认为,只要能进行严格的“自我分析”,借助理性剖析出真正的“忧虑点”并加以解决,忧虑就不复存在。

然而,在汹涌的启蒙思潮中,我们很难苛责斯宾诺莎对理性的推崇其实掩盖了部分的真相:忧虑或许并不源于理性的匮乏,而是理性的过剩。从各方面来说,忧虑者都是一个典型的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现代自我”:善于自我监视、自我规训。这意味着在一个“上帝已死”、习俗崩解的时代彻底依靠自己为每一个选择搜集信息、分析判断,并对自己选择的得失进行反思和矫正。忧虑者拥有强大的理性,可以在选择中仅仅依靠自己,但也正因为依靠的只有自己,所以每一个选择的后果都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忧虑就在选择的徘徊中悄然滋生。

可以说,一切烦恼选择始。学者何春蕤等就曾在《民困愁城》中专节论述过吉登斯的“现代自我”与现代忧虑症之间密切的关系。不过在奥戈尔曼看来,个体的忧虑可能也并非是一种必须接受的宿命,而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也在无孔不入地缔造有关“选择”的神话,广告和市场营销等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基础要件,常常承担神话缔造者的重要角色。在这种话语中,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被界定为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非其他的因素。相应的,如果结果未能得偿所愿,也完全是个人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社会学者陈纯菁对中国保险市场的调研发现中窥见端倪。据《生老病死的生意》一书记述,国外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销的过程中,较为成功的话术都会强调投保是一种“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选择,借由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我们能极容易唤起一种内在的道德责任感——如果不投保,万一出了风险,完全就是自己的“过失”。对个体选择的过分强调,也能轻松成为阻止追问结构性问题的借口。过度沉溺于忧虑中,可能同样会导致这样的问题。

蒙克画作《忧虑》。

02

“抑郁现实主义”的力量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认为忧虑总归还是一种偏负面的情绪。不过,回到开头处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一个免于忧虑的生活是值得欲求的吗?大多数人之所以会迟疑,也是因为我们多少或许都看到了忧虑所具有的正向作用。比如,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有忧虑的事儿,也意味着我们有着改变生活的积极渴望,所以才会为结果是否顺遂人意而提心吊胆。用奥戈尔曼的话来说,忧虑让我们免于虚无或者疯狂。如果我们觉得一切的改变都不会影响结果,我们不会忧虑,这也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忧虑,人类理性赐予的沉重礼物_大只500最新版本下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