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麦田:
您好!
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研究生,考博考了几所学校没考上,现在迷茫,压抑,不甘心,难过。
从何说起呢?好像从一开始我就选错了路,却一直倔强地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本科学校不好,我努力考研,一战、二战,上了一个双非的很烂的研究生……研究生学校不好,我努力考博,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每天泡在图书馆,努力地发文章,搞科研……考博的曲折更是一言难尽……我现在回忆,觉得每一步都是错的,考博选的学校是错的……现在,我面临毕业,没有工作,没有考上博士,没有男朋友,大龄女青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父母亲人朋友。我甚至觉得连父母对我的爱我都对不起,我不配拥有爸爸的期待和妈妈的温柔,现在真的好累,好累,好累
不打伞的星星
不打伞的星星:
你好。
看到你的昵称,想了一下,打伞的星星是什么样的星星呢。是指下雨天,躲在云层背后的星星吗?转念一想,噢,可能是你的名字叫星星,而你不喜欢打伞。
好了,言归正传。你的来信挺沉重的,结尾重复三遍“好累”,没有句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的疲惫。如果回答你不妨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这样或许太过轻易。
是啊,前途未卜,怎么能好好休息呢。不仅是如何面对未来的问题,还有如何面对过去,面对自己和家人,一堆问题摆在面前,等着你去想清楚。
那么,现在就来试着正视一下这些问题吧。
是不是一开始就选错了?看上去,这是你最纠结的事情。遗憾的是,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确定的答案。生活不像科学实验,没办法验证哪个路径是正确的。如果能重来,你选择另外一条路,不考博、不考研,会比现在更好吗?其实是不一定的。
生活的密林中,并非只有两条路,一条更坎坷,一条更平坦,而是有无数分岔,在一个个选择与偶然之中,通往无数未来。
那么,这意味着选择完全没有对错、高下之分吗?当然也不是。回望过去,我们会比较容易看到哪个选择可能更明智。只是,当我们站在某个节点上,我们只能在当时的条件下,去做我们认为对的选择。有些人比较幸运,可能就顺利一点。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事与愿违。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二十八岁、职业生涯扶摇直上的时候,生下一个先天残障的孩子。《巴黎评论》的记者问他对此是否有担心。大江健三郎答,不觉得害怕,也不觉得丢脸。他说,“我想要我的命运”。
这就是接受的哲学。接受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当结果没那么完满时,也不必苛责自己。如果总幻想另一个选择会更好,那才真的痛苦。
况且,生活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即使没有得偿所愿,在认真准备考博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有别的收获。人在陷入悲观情绪的时候,容易放大事情糟糕的一面。试着去客观地看待、理解这些经历,可能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也会让接下来的选择变得容易一点。
当然,择业的压力、社会规范的压力,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面对困境,一方面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勇气,通过思考与行动去改善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简单归因,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或者“太失败”。试着把自己放到更大的社会图景中去看,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人会遭遇相似的处境,它不是一个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生活有时候确实挺难捱的,需要一遍遍告诉自己要振作起来,才能打起精神来。无论如何,加油吧。
Came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大只500注册页面_如果重新选择,生活会更好吗?|麦田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