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平台网址多少_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今天闭幕,这些童书和活动值得回顾

记者丨何安安

为期3天的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于4月2日闭幕。虽然因疫情影响延期举办,不过参展商热情不减,共吸引参展出版单位及文化机构近700家,参展图书近40万种, 策划场内场外文化活动200余场。为了方便不能到场的观众,许多参展人员在展区当起了主播,现场直播推介图书。

今年的订货会上,主题出版和少儿出版成为最热门的两大板块。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部分少儿图书参展商主要集中在三号、四号馆,这两个展馆也成为整个订货会场馆中人流最为集中的场所,不同参展商的现场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在这里,我们整理了一些在订货会场馆现场举行的童书发布和分享活动,分享给大家。

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展馆内部一角。

1.对谈

三川玲X钱志龙X马志娟:儿童究竟可以学多深,多广?

4月1日,一场以“儿童究竟可以学多深,多广?”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举行。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UNSCHOOL创始人钱志龙、爱哲学习中心创办人马志娟做客展区,围绕“儿童大学”系列图书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孩子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校?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又能为此做些什么等展开探讨。

同时,三人还畅谈了儿童大学这一具有开创性、创意性的实验教学对儿童教育有什么样的影响,对学校、教授、家长、儿童自身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儿童大学在德国能够蔓延至全国并持续到今天,而在中国却一直停留在“走秀”这一层面。

由千寻Neverend主办的《儿童大学》新书预见会:“儿童究竟可以学多深,多广?”现场。从左到右依次为爱哲学习中心创办人马志娟、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UNSCHOOL创始人钱志龙。

孩子们提问题、教授解答问题这一方式对孩子们有什么好处?三川玲认为,儿童大学其实是儿童的内在驱动发展而成,它对孩子是考验,对教授更是考验。因为他们在准备孩子们的问题时,自身的授课方式与授课能力也在经受考验,毕竟儿童大学里的孩子与大学生有巨大的区别。

钱志龙指出,孩子们生来就有好奇心,而儿童大学给了孩子们追问的机会,创造了一个探究式的场景,尊重孩子的探究式发展。在钱志龙看来,儿童大学之于孩子们的意义,不在于讲解的知识,而是他们的天性被呵护,给孩子们授课的教授们不再正襟危坐,不再居高临下,而是以谦卑的、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们交流,倾听着孩子们的问题。

“儿童大学”系列全3册封面(暂定),目前,该书预计于2021年5月上市。

儿童大学的“另类”教学理念颠覆了“填鸭式”的教育理念,它充分肯定并尊重孩子的主体价值,充分调动并发挥孩子个人的能动性,强调他们的课堂参与感、与教授之间的互动感以及知识获得的主动性,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注重知识灌输的课堂形式。世界上第一所儿童大学图宾根儿童大学创办于2002年,发起者是当地《斯瓦本日报》的两名编辑和图宾根大学的新闻发言人。他们回忆最初的动机时说,孩子们经常会出其不意地向家长提出许多艰深难答的问题,而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又往往是解答这些问题的权威人士,把孩子们和大学教授拉到一起是他们创办儿童大学的初衷。在儿童大学中,课程是用浅显的语言向儿童“大学生”讲解天文、地理、哲学等各科知识。

在国内呢?目前市场上有很多APP中都有讲给孩子们的课程,中国的孩子们是否就实现了在家上儿童大学的可能?对于这一问题,三川玲认为,是否实现了在家上儿童大学关键在于教授到底会不会讲课。在儿童大学里,教授用悬念牵引着孩子们,尽可能地使用比喻、故事等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也在尽量地控制着互动性。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时,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做些什么?三川玲认为,家长尽量不要以知识量为基准,而要以是否能驱动孩子去思考,驱动其创造力为基准。因为儿童不仅是课堂上的知识U盘、计算器、解题器,他们也可以直接解决内心最疑惑、最好奇的事情。

钱志龙说,目前的大多数教育是功利驱使,让孩子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无论什么背景,我们要尽量尊重孩子的天性,兴趣驱动,使命驱动,让孩子们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兴趣,让孩子们找到比游戏更有意义的事情。

陈晖X常立X小土大橙子:婴幼儿图画书应该如何创作,如何阅读?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原创婴幼儿图画书?如何评判一本婴幼儿图画书?面对众多婴幼儿图画书,又该如何选择?

4月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副教授、儿童文学作家常立,百万粉丝母婴公众号“小土大橙子”的创立者小土大橙子做客北京图书订货会展区,以“婴幼儿图画书的创作和阅读”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原创婴幼儿图画书的分享会。

“婴幼儿图画书的创作和阅读”分享会现场。从左到右依次为常立、陈晖、小土大橙子。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原创婴幼儿图画书?在陈晖看来,儿童的文化自信需要从小去建立。近年来,市场上涌现了非常多优质的原创图画书,但婴幼儿图画书仍然是原创的短板领域,尤其是系列作品。为此,陈晖以创作者的身份,出版了“小熊兄妹快乐成长系列”,这是一套写给2—4岁幼儿的暖心绘本,讲述了一对生活在森林深处的小熊兄妹的成长趣事。在这里,陈晖指出,在根植于自己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把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根据中国当代孩子的需求去讲述,这同样是一种文化自信。

集创作者、翻译者、研究者于一身的常立还是两个孩子的超级奶爸。如何评判一本婴幼儿图画书?常立给出了一个“四好”标准:好用、好玩、好演、好逻辑。所谓好用,就是婴幼儿图画书应该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能帮助家长解决育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好玩,是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无用之用也是一种大用,就像复旦大学的民间版校训一样:“培养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好演,是因为一本书只要能“演”起来,就会产生无数的变化和脑洞,从而带来一段无比珍贵而欢乐的亲子时光;而好逻辑,是因为孩子的逻辑性跟成年人不一样,好的婴幼儿图画书应该能够顺应孩子们自己的逻辑,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想象、演绎、试错,从而生成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

《如何让大象从秋千上下来》,常立著,抹布大王绘,接力出版社2019年4月版。

一苇X岳永逸X李峥嵘:如何给当代孩子讲述中国故事?

由乐府文化与千寻Neverend联合出品的《中国故事》以近三百篇的体量,全面发掘沉没于时间之河的中国民间故事,重述中国人的童年与心灵成长源动力。三卷本的主题分别为“人间”“万物”“道路”,从中国人日常的生活、人情、梦想和痛苦,到想象力飞扬的人与万物相通和交往的过程,再到独具中国特色的寻找幸福和自我的故事,暗合了中国人独有的认识世界和心灵发展的过程。

为什么要重述中国民间故事?为什么要给当代的孩子讲述中国民间故事?这些源远流长的故事,会与当代儿童发生怎样的关联?4月1日下午,《北京晚报》读书版资深编辑李峥嵘,民俗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岳永逸,与《中国故事》的述者一苇进行了一场题为“土地的回音:如何给当代孩子讲述中国故事”的对话。

“土地的回音:如何给当代孩子讲述中国故事”活动现场。从左到右依次为:李峥嵘、一苇、岳永逸。

在一苇看来,每一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民间故事,这是我们的心灵史和一脉传承的记忆。经由一苇重述的中国民间故事,其中一些我们小时候听过,另外一些则已沉没在时间之河中,又被打捞而出,它们的重新呈现,拼接出完整的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

在一苇看来,故事能够被主动讲述才能活下去,因此,她要做的是让孩子接纳这些古老的故事,并让故事参与他们的叙事。她重述故事的动机,就是要赋予故事儿童的视角和现代的观念,赋予故事文学性的过程,是她在浩繁的资料中做系统性整理、重述,再一遍遍讲给孩子,在讲述中寻找最合适的语言、节奏和故事结构,最终写定的过程。

岳永逸从民间故事的元文学性讲起,在他看来,之所以要给当代的孩子讲述中国民间故事,正是因为民间故事带有元文学的特点,表现着人类童年期对世界的认知,而儿童从婴童期逐渐成长,也是一种从懵懂、自我、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因此,儿童比大人更能够亲近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故事主题、讲述方式都暗合儿童的心理状态与发展。

《中国故事》,一苇述,萧翱子、刘培培、孙亚楠绘

同时,岳永逸认为,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一苇为当代儿童整理重述故事,具有其作为故事人的价值,民间故事获得生命力的方式便是不断被重述,在这样的传承与传播之中,民间故事才能与一代又一代的心灵相遇,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看到。

2.新书发布

“暮光之城”系列新书《午夜阳光》发布

4月1日,“暮光之城”系列新书《午夜阳光》简体中文版在北京订货会上进行了新书发布仪式,翻译家、《午夜阳光》审订专家马爱农,导演、编剧、《青年电影手册》主编、金扫帚奖创办人程青松,编剧、青年作家、影评人、“暮光之城”粉丝代表张方等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在新书发布仪式上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对隐藏在“暮光之城”故事背后的、爱情童话的另一面充满好奇。而解开重重谜团的答案,就在《午夜阳光》一书里。

“暮光之城”系列四部曲自2005年至2008年出版以来,目前全球总销量突破1.6亿册,5部同名改编电影也火爆全球。自2008年8月起,接力出版社相继引进出版“暮光之城”系列四部曲简体中文版,截至目前的总销量已超过430万册,成为国内市场近年来表现最出色的引进版超级畅销系列书之一。

作为该系列第五部作品,《午夜阳光》从男主角爱德华的视角出发,展现爱德华尘封已久的过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让读者首次以非人类的、纠结的视角体验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让既有的爱恨纠葛有了新解。

“暮光之城”系列新书《午夜阳光》,[美]斯蒂芬妮·梅尔著,张雅琳、黄静雅、徐懿如译,马爱农审订,接力出版社2021年4月版。

该书于2020年8月在欧美多个国家上市,1周内登上英美等多国亚马逊图书销售榜榜首,8周内销量突破200万册。数据显示,在美国,阿歇特(Hachette)图书出版集团为满足市场需求,预先印制了100万册精装版《午夜阳光》,该数据刷新了阿歇特集团史上最高预订水平;在英国,《午夜阳光》的首印数达到30万册;在德国,首印量在短时间内即告罄,目前《午夜阳光》在德国的总印数已超过14万册。

“老神仙”系列新书分享

4月1日,儿童文学作家张菱儿携新书“老神仙”系列丛书第二辑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1号馆2层D厅。

主题为“跨越时间的河流,感受中华民俗文化之美”的“老神仙”系列新书分享会由朝华出版社举办。图为朝华出版社副总编辑刘冰远和儿童文学作家张菱儿(右)。


“老神仙”系列丛书以中国传统民俗中的神仙形象,如灶王爷、土地爷、福神、阎王爷、孟婆、王母娘娘等为要素人物,对传统民间故事进行重新演绎,并穿插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祭灶节等民俗节俗,以轻松幽默的语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向孩子传播民俗文化、讲述民间神仙故事、传达真善美的人性追求。该系列丛书第一辑由朝华出版社出版于2018年9月。

此次亮相的第二辑,包括《四蛇童子》《来自星星的仙儿》《臭仙儿紫姑》《三眼仙儿马王爷》四本新作。“小时候,《牛郎织女》是我最喜欢听的童话故事,因为对神秘的太空充满了无限好奇与联想,所以我总缠着父亲,让他一遍又一遍地讲。织女的美丽和勤劳,牛郎的朴实和忠厚,黄牛的睿智和善良……都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

“老神仙”系列第二辑(《四蛇童子》《来自星星的仙儿》《臭仙儿紫姑》《三眼仙儿马王爷》)

在分享会上,张菱儿介绍了《来自星星的仙儿》的创作历程,“这本书以传统节日七夕为节点,把织女、金牛星、灶王爷、土地爷、哪吒、天蓬元帅、王母娘娘等神仙形象和牛郎、嫂子、哥哥等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力求使中国传统故事再丰满有趣一些,情节再生动曲折一些。在这本书中,我试图用文字同孩子们讲讲人性中的自私、贪婪等丑恶,也更想用文字弘扬人性中的勤劳、诚实、感恩等美好。”

超高人气漫画书“漫画生命进化史”新书发布

“漫画生命进化史”系列丛书——《昆虫星球》《恐龙帝国》将由接力出版社于本月出版,4月1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接力出版社特邀中科院动物所昆虫专家、《昆虫星球》审稿专家刘晔,古生物新锐科普作家、微博@江氏小盗龙博主江泓,昆虫专家、虫珀收藏家张巍巍,《昆虫星球》译者申林雪,举办了题为“恐龙和昆虫谁才是真正的进化赢家?”的新书发布会。

“漫画生命进化史”系列丛书出于韩国新锐科普漫画家、昆虫专家金渡润之手,他是一位狂热昆虫爱好者、典型“斜杠青年”。2018年3月,他在韩国DDANZI日报、网络上连载“漫画昆虫进化”,很快这部漫画在韩国走红,截至现在,点击量已突破1100万。

此次出版的《恐龙帝国》《昆虫星球》两本书以翔实、确凿的生物史实,辅以近2000幅搞笑漫画,和读者一起重返恐龙、昆虫世界,揭示恐龙、昆虫这两个大家族如何由简单到复杂、由种类稀少到人丁兴旺、由配角到主角的演变过程。同时,书中还引入多位恐龙、昆虫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读者一起探讨关于恐龙、昆虫的诸多争议话题,涵盖古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诸多领域。

那么,恐龙和昆虫谁才是真正的进化赢家?对于这一问题,江泓和刘晔分别就恐龙、昆虫谁是赢家的问题发表了看法。他们认为,作为长时期共存的两种生物,恐龙和昆虫的关系极为紧密:恐龙吃昆虫,昆虫也“吃”恐龙(恐龙尸体),两者共存共荣,都是进化赢家,如果非要说出一个,那就是昆虫获胜。恐龙虽然大部分都已灭绝,但是其后代——鸟类的种类有近万种,比哺乳动物的种类还要多。现在地球上昆虫的门类在白垩纪就进化出来了,并且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是地球上任何一类生物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所以整体来说,昆虫算是一个大赢家。

吉竹伸介新书《那么,那么》中日全球同步首发

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原创绘本作者橙子、钟彧、小武,及绘本阅读推广人小土大橙子等做客由蒲蒲兰举办的作家主题论坛“挡不住的成长”发布现场。

活动现场,日本人气作家吉竹伸介的新书《那么,那么》进行了首发,这也是吉竹伸介第一本中日全球同步首发的绘本。《那么,那么》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母亲与孩子转瞬即逝的成长日常,小土大橙子现场分享了该书,她说,这是一本用“吉竹伸介式”幽默讲述孩子成长的绘本,向孩子、和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们传递一种真诚与温暖,让人笑中带泪。作为该书的译者,赵玉皎认为,这本书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写的淋漓尽致。

之后,橙子、钟彧、小武与蒲蒲兰总编李波、编辑陈萌、编辑张婷婷分享了一些低幼绘本新作。橙子与钟彧合作的绘本《甜甜的约定》,是继《我依然爱你》之后,二人合作的第二个绘本,书中,两个好朋友相互鼓励,陪伴各自在医院的时光非常动人。

单纯为了孩子的喜好,而走上创作道路的二宝妈妈小武也分享了新书《阳光旅程》的创作之旅。小武坦言,自己在研究生毕业后就结婚生子,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希望用绘画为孩子做些什么,也为在最迷茫的那段时间找回一点自己。

小武说:“《阳光旅程》的封套里,我写了这样一句话:‘献给黑夜,也献给黎明。’我想要把这个故事献给像蝙蝠一样只能待在黑夜中却渴望见到黎明阳光的你,要相信一定可以等到那一天的来临;也想把这个故事献给正处在黎明阳光里的你,请你不妨看看你眼前的阳光,用心体会,它一定跟平时你见到的阳光不一样。”此外,两位来自蒲蒲兰的编辑还分享了两本新上市的原创绘本《妮妮的蒜苗》与《宝宝医学院》。

《大自然里的故事》举办新书品读会

 

3月31日下午,以“山河之美、生命之美、文学之美”为主题的《大自然里的故事》世界自然文学大师·美绘本,在北京举办新书品读会 ,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资深图书出版人、接力出版社总编辑、儿童文学作家白冰,原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原《江南》杂志主编、作家袁敏,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儿童文学评论家陈香,丛书策划人、资深童书出版人、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总监袁丽娟进行了发言。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大自然里的故事》丛书由俄罗斯文学巨匠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米·普里什文、维·比安基、尼·斯拉德科夫、爱·希姆完成。这是一套发生在隐秘大自然里的儿童文学故事。在故事里,生活在密林深处、广袤苔原、沼泽湖边的动物、植物,轮番来到眼前,呈现出从未遇见过的种种精彩和美妙。这些故事是五位俄罗斯自然文学大师的智慧创作,作家们笔下的文字独特而又美好,陌生而又极具质感。他们善于描写多姿多彩的田野和森林、池塘和河流、日出和日落;善于描写光线、气味、声音、色彩等等最细微的差别。

高洪波表示,《大自然里的故事》丛书对大自然的景致有非常细致入微、传神入画的描写,是文学中珍稀的一种资源。白冰也指出这套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儿童性完美结合、构建了独特的艺术空间,让孩子体验自然之美、热爱自然,让孩子体验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

陈香提到,在自然文学中,“人与自然”“自然世界”无疑成为文学叙事的中心,是文学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转型。自然文学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支脉。正是因为自然文学是儿童文学的本源、本色和本真,跟儿童在生理和心理特点上是最接近大自然生命的一种天然状态。在这里,陈香表示,我们鼓励儿童多读自然文学,那种来自森林、河流、土地的情愫撞击,正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开阔的视角、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能让儿童懂得更多关于生命世界的博大丰富和多彩。

童书《总有一天会长大》销售突破百万册

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挪威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托摩脱•蒿根的少年成长小说《总有一天会长大》销售量突破了100万册。3月30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北京召开“让我们一起长大”——《总有一天会长大》发行百万册主题分享。

《总有一天会长大》(经典版)属于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8年1月推出的“夏洛书屋•经典版”(第一辑)。初版当年,《总有一天会长大》(经典版)销量突破10万册,第一辑十种图书的总销量突破27万册。

蒿根的创作主题聚焦于被成年人忽视、对于成长不知所措的孩童,《总有一天会长大》是蒿根根据自身成长经历所创作的,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瘦小、敏感而又胆小的男孩约根,他并不像其他男孩一样喜欢手枪、汽车、却喜欢洋娃娃。他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嘲笑与区别对待,约根迫切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远离这些烦恼。成长总是不顺利和不完美的,每一个孩子都存在着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也都渴望长大,成为更好的自己,约根便是这样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在点出成长的烦恼之外,《总有一天会长大》还借约根的成长经历解答了“怎样才能长大”这个问题,书中的约根得到了妈妈的理解、朋友的鼓励、完成了自我突破,孩子们成长的路上也离不开家人的呵护、朋友的帮助和自我的突破,细读这本书,更会引导我们思考怎样才算真正长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500平台网址多少_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今天闭幕,这些童书和活动值得回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