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代人眼里乡村故园的落日烟霞|评林贤治《故园》_大只500平台靠谱吗?

撰文|蓝冰

现代知识分子写作乡村题材,几乎不可避免地带有一股浓郁的挽歌色彩,因为他们是在凝视一个巨大的东方的古朴的农业社会在浩荡奔涌的现代社会进程中缓缓沉落。这样一种浩大的宿命式的落幕极其刺痛人心,而又无可挽回,使之更充满了强烈的感伤悲悼情绪。林贤治的《故园》一书像是中国社会压抑良久后一次尽力喷薄,一倾块垒以浇沉压在心头的时代之愤、孤书之愤。

 

 

1.从文化层面审视乡村大地

 

《故园》一书以质朴的语言,隐忍而克制地展开了对一个南方村落的描摹与沉思。众多微小人物的命运在宽宏的历史大幕前徐徐展开。这些看似深具个我色彩的乡村人物,却不可避免地笼罩着一层时代的灰雾,他们都是时代这条巨流河中的微小构成。正如作者所说,“所有这一切,都只是镶嵌在一部乡村命运史中的细节而已”。作为写作者同时又是一个与之骨血相牵的命运中的一员,林贤治先生的笔尖饱蘸深情,同时又深具理性。一方面,他感受着乡村大地一份天然的美好,并领受着来自这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庇佑与恩慈。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以其现代知识分子的视角,从文化层面审视这样一种存在,析出其中的病理以及悲情的根源。这是一种浓情而痛苦的胶着,带着一分冷峻的自我剖析。

比如在写母亲的《与世界》这一章中,作者有这样对母亲的思辨:

 

母亲是一个实在论者,不依赖逻辑、联想、形式主义,做不成形而上学家。面对世界,她一再坦承自己的蠢笨无知;但是,这并非苏格拉底式的策略,她不用策略,从来不懂策划和算计,那是聪明人的事情。她唯用自己的眼睛静静地看世界,感受世界。她在有限的范围中使用她的知识和智力,不同他人比较,不追求完全和完美,不存僭妄之心,不希图超越自己。让他人超越去,她不羡慕,也不嫉妒。她只想一个人留在原地,其实连想也不曾想过,只是过去在那里,现在还是在那里。

 

 

一切都是深在且自在的,带着一种本原的色调。而这种色调又是极其悲情的。它具有一种朴素的原生的美,但又显出一种严重的滞后。它承受不住一个现代人理性而犀利的审视。在这之中,存在着一种巨大的断裂,作者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母亲说到底是一个前现代的人。“前现代”与“现代”“后现代”之间的隔离,或许是一切之疼痛真正的缘起。既有一层斩不断的现世的温情、血脉纽带,同时又严重地文化隔膜,几乎断绝的交流,使彼此完全生活在两个异象的世界。所以,这也是一场艰难的告别。这种告别显得如此隆重、虔敬,而又合乎礼仪,在还给他们尊严与尊重的同时,也在艰难地转身,放手,断离。

这种深在的理性加强了本书强烈的现代色彩。它显示出一个现代学人、思想者的宏阔、深邃之思。所以,这同时又是一部书写时代之书,我们可以看到激荡的社会风云在一个个具体人物命运里的冲撞,展开。整部书像条奔啸的河流挟带着巨量的沙石滚滚而来,造成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和冲击,在微小的个体生命之前,社会一度显出其恶怖狰狞的面目,使人陷入沉郁、悲怆。

比如在《通往母亲的路》一文中写到的一个人物阿让,写他受到的政治风波的冲击,显示出微小人物在政治的狂风暴雨中的易摧折。阿让是村子中的一个青年,家境较富裕,身材魁梧,在乡以牧鹅为业,生活得平平静静的一个人,就因为一句口头语“水瓜打狗,不见了一大截”,被判定为对合作化的不满,被挑出来批斗。十几年后,阿让突然疯掉了,异常的行为很政治化,一两年后就死了。他的孩子阿基随后不久也疯掉,死了。如此迥异的生命现象突兀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由令我们心生胆寒。

 

 

2.在时代背景下解析个体人物的命运

 

本书中收录的郑慧洁女士的一篇《阿毛》中,所记述的阿毛,在生命仅一岁时,就受到了来自社会政治风波的冲击,她的人生由此而黯淡,而充满了苦痛与忧伤。在父亲和奶奶先后在运动中死去后,母亲又遭到无休止的批斗,小小的阿毛从小便陷在了恐惧中。文中写道,“与众不同的是,在那双大眼睛里常常闪出惊恐和疑虑的光”。而那些骄傲的穷孩子们拿她寻开心,就不仅是个体的恶,更是社会的恶,群体的恶,带着某种人性悖反的意味。

同样受到政治波及的,还有父亲、“我”,以及无数无辜而莫名的人,所有这些人都领受过那个时代的恐惧,并影响了他们日后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了一代人的哀默与落拓。

这是一种自觉的省察,是本书区别于一般怀乡题材之作的本质所在。在时代背景下去烛照、解析个体人物的命运,擘画出其内在牵连,引领我们获具一种更深在的认知。称这部书是“一部反田园诗的写实主义力作”是恰当的,这也符合作者本人“没有田园诗的南方村落,嚣骚的、冲突的、撕裂的乡村命运史”的论断。

 

 

所以,这部书我们不仅可以作为散文来读,同时还可以作为一部史书来读。这其中每个人物都既是个体的,又是时代的,极具历史性。他们每个人身上不可避免地涂染了时代色彩,喜剧的、悲剧的,并以其个体命运昭示了一个时代的走向。父亲晚景的落拓,母亲一生的劳碌痴愚,三姐人生的悲凉,以及诸如发三姆、贵二姆、君汉、美芬等一类人物的命运遭际,乃至“我”最终的“孤独”,命运里似乎都带着某种不可言喻的焦渴。这焦渴源于社会时代或明或暗的烤炙、熏蒸,使人性显出某种苦涩、紧迫、苍凉。而这一切,最后都可归因于一个隐秘的名词:故园。

 

3.隐在历史深处的一张面具

 

在故园这一极具灰调的东方词汇里,深蕴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愫。它既是他们怀乡的泉源之所、灵魂去途,又是他们藉以自我反省、精神涅槃的胎床。一切都肇始于此,也将终结于此。所以故园里的风景,终究是一代现代人眼里旧中国的落日烟霞,它从五千年历史的深梦大泽中焕采而来,演绎出一幕幕人世悲歌,让人沉湎、吟唱,而又不能不与之挥别于历史之一瞬。一代学人,既想深味其中,与之缠绵不息,而又备感彷徨、郁堵,急于脱离。《故园》便是他们发出的阵阵悲音。这里面既饱含哀悼,同时又到来一份痛彻心扉的醒悟,而这都是以在时光的锋刃上砺出心灵的伤口为代价。正是彻骨的痛,最后才迸发出了这样切入心口的低徊的呼喊,一次次地号啕,一次次地泪涌。

《故园》就像我们内心之中的一口深井,波荡着一些往昔的时光,又映照着我们头顶的一轮明月,让我们依稀看见一线光明,以及尘世的或欢乐或悲苦的场景,但一切又都似乎笼在了一层迷雾中,不那么清晰、朗澈,带着一抹寒凉。我们时时感到想要去渴饮,但现代人虚弱的脾胃又不胜其凄清。

所以,阅读这本书是需要有所准备的,尘世的准备,精神的准备,以及文化的准备。《故园》就是这样一部书,它疏朗的行文、微小人物的命运似乎显出一些轻,但当你愈沉入其中,就会愈感到一种重的到来,一种时光之重,命运之重。而我们也借助作者的手,掀开了历史面纱的一角,得以一探真容。

 

 

《故园》又像隐在历史深处的一张面具,它映着我们心灵的图谱,文化的基因密码,闪射着一道迷离的光芒。它时时造成我们心灵的某种陷落与荒疏感。“时光之流深且阔”,或许,隔着一段距离,通过文字书写这种方式,在对他者命运的解读中,我们才可以更真实地看清自己,认识自己,弄清楚我们的来路与去途,把我们自身从历史的荒芜中打捞出来。这或许也是《故园》存在的价值与理由。

归于当下的,都是生活,归于后人的,都是历史。每一次回望或许都注定要倾尽心力,耗损心神。《故园》便是这样一种既满含眷念、深情浓久,而又彷徨凄伤的回望。时光纷飞,物事翩然,在时间的原野上起伏沉落。一个南方海边的小小村落,鸦点般的一众微小人物,却承载着家国的回忆与思考,一个民族心魂的苦厄与精神负重,在微小与庞大、轻灵与滞重、鲜明与晦暗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历史张力。而那些彻夜秉笔书写的人,他们便是高悬于我们昏暗故园上方的一轮明月,或者映照过我们风雨之夜的那盏油灯,不断地被点亮,熄灭,又点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一个现代人眼里乡村故园的落日烟霞|评林贤治《故园》_大只500平台靠谱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