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新京报书评周刊活动品牌文化客厅,联合SKP RENDEZ-VOUS推出年度文化议题盘点系列直播“追问2020”。12月9日19:00,“追问2020”系列第一场,我们将与你一同探讨新时代的“语言流水线”。
我们已经在多个网络平台开通直播入口。
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ID:新京报书评周刊
B站:新京报·文化客厅
新京报App
以上入口,在下文末均有二维码,可扫码预约。今晚见~
Vol.1 语言流水线
新京报书评周刊 x SKP RDV
2020年12月9日 周三 19:00
2020年,我们被“内卷”的“打工人”包围。但“u1s1,姐学、糊弄学、凡尔赛学”也在今年的流行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每一年,语言总会涌现出新的流行趋势。看似更新换代的语言,创作方式并非无章法可循:“内卷”是学术术语的出圈与溢出;“u1s1”是混合构词法的最新成果,与“笑cry”“抖S”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依萍如洗、琦乐吾穷”则是谐音梗的游戏,与前两年的“骚年”“妹纸”“小公举”如出一辙;还有一些生造的词汇“打工人”“吃圭人”则带有戏谑的意味……语言生产机制看似发生了变化,但内核究竟有多少转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词汇的更新,从汉语诞生之日开始便从未停止。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新的命名。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电视机”、“洗衣机”或是所谓“常春藤高校”,都不是汉语原本就有的词语。今天的一些新词,距离汉语的使用规范越来越远,也并不代表主流价值观。或许是时候来一场批判性的思考,为什么不合规范的新词汇能够迅速流行?新词汇的生产,反映了哪些新的社会心理?2020年12月9日19:00,“追问2020”系列活动第一场,我们将与你一同探讨新时代的“语言流水线”。
活动嘉宾
周玄毅
武汉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邵燕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主任,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倾斜的文学场——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等。主编《网络文学经典解读》《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好文集》《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女频卷)2015/2016/2017/2018-2019》《创始者说:网络文学网站创始人访谈录》。
维舟
书评人,专栏作家。2006年起陆续开始为《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日报》《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经济观察报》、澎湃新闻“上海书评”等撰写书评。2013年首届华文书评人年会、2014年深圳读书节获评“中国十大书评人”之一,2018年《经济观察报》“年度致敬书评人”。
你将听到
■ 从汉语诞生至今,我们如何构建新词?汉语本身有哪些构词规范?
■ 哪些因素决定了流行语的生命周期?
■ 我们祖辈说的语言,和今天有本质差别吗?
■ 流行语传播浪潮“考古”。
■ 流行语是一种对社会情绪的有力概括,还是一种标签化思维?
■ 新语言是一种对汉语的污染吗?新语言能否准确表达我们自身的处境?
参与方式
前方多个二维码来袭,
请认真阅读~认真阅读~认真阅读~
“追问2020”系列活动,是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年度回顾系列之特别直播活动。我们将在多个网络平台开通直播入口。同时,新京报书评周刊每场活动拥有10个现场名额,邀请读者到SKP RENDEZ-VOUS的直播现场参与活动。
两种参与方式详细解释如下,请认真阅读。
方式1 收看网络直播
—— 直播时间 ——
追问2020:语言流水线
12月9日周三19:00开始直播
—— 直播平台入口 ——
快手
抖音
B站
微博
新京报 APP
///
—— 读者群入口 ——
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系列直播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以下读者群
我们会在群中推送直播链接
单群自由加入上限为200人
先到先得
已加入新京报文化客厅往期任意活动读者群的读者,
无需重复加入
方式2 现场参与招募
我们每场活动会招募10个现场观众,其中3个通过微博抽奖选出(微博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我们将在近期发抽奖微博),7个将通过以下链接选出。
请报名的读者留意自己的手机短信,我们会在每场活动前1-3天发送确认短信,并进行电话确认沟通。
活动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大望桥北京SKP 4F
你填写的理由越真诚,
离我们的距离就越近。
语言流水线报名链接
追问2020:语言流水线
12月9日周三19:00
///
—
特别预告
“众多未来”
2020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
1月16日,敬请期待
///
—
联合主办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SKP RENDEZ-VOUS
支持机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大只500下载官网_追问2020:“打工人”等流行语,能否准确勾勒我们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