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实描摹了生育困境,可惜有些避重就轻|一周新书风向标_手机大只500登录

本期主持 | 书评周刊编辑部

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地给出自己的看法。

热门

《不让生育的社会》,[日]小林美希著,廖雯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8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王青

读者们可以将这本书当做日剧《坡道上的家》的补充资料。记者出身的小林美希常年跟踪调查日本年轻人的职场、婚姻与育儿问题,拥有大量丰富的一手资料,也很自然地将目光聚焦在了日本女性的“生育困境”问题上。

整本书的论述线索也很简单,主要从社会对孕妇的职场歧视、医护资源的紧张、特殊儿童的艰难处境等方面,指出了日本社会少子化趋势背后的成因 —— 不是女性不想生育,而是社会“不让你生育”。

可能是相似主题的作品与讨论太多,书中的许多内容在我看来有些避重就轻。首先,作者过度聚焦于女性在不同生育阶段面临的糟糕环境,但对家庭单位中的性别分工及母职焦虑却一笔带过,忽略了“性别结构”这一更为根本与切身的症结。

其次,针对社会对女性生育不友好的问题,作者也并没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更多停留于口号式的呼吁。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列举了少数正面事例,例如受到公司肯定的“职业妈妈小组”、将产妇和婴儿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医院、老人与幼儿和谐共处的综合养护机构等,呼吁社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育儿环境。

当然,这本书更重要的意义是对日本女性生育处境的真实描摹。无论你了解或者不了解女性生育的恶劣环境,书里的故事一定能让你收获启发与共鸣。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的,“谈及生育这件事,大家的心态为何变得如此消极?本书的宗旨便是正视摆在我们这代人眼前的现实课题,思考能够做出哪些积极的改变。”

历史

《中世纪的英雄与奇观》,[法]雅克·勒高夫,鹿泽新译,后浪 | 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年5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李夏恩

欧洲中世纪是“黑暗时代”这个所谓的“常识”,早已在历史学者的多年围剿下溃不成军。当年启蒙哲人为了开创理性新时代而对旧时代的针对性抹黑,如今也已被一块块清理干净,露出下面绚丽多彩的一面。不过这样的翻案著作委实多不胜举,法国著名史家勒高夫的这本《中世纪的英雄与奇观》,如果与它们放在一起等量齐观,不过是给庞大的分母又增加了一本而已。

但这本书之所以值得从分母中脱颖而出成为分子,不仅仅是因为它行文对普罗大众颇有友善,能将专业知识讲得妙趣横生,更因为它颇为独到的视角,将目光聚焦在一系列中世纪的意象上。作者没打算缕述中世纪的历史,而是从中提炼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从亚瑟王、勇士熙德、骑士典范罗兰、绿林好汉罗宾汉这些传奇英雄人物,到独角兽、列那狐这些神话和寓言中的动物;从人间的主教座堂和防御城堡,到传说中的安乐乡。这些意象不仅是中世纪人的所闻所见,也构成了今人对中世纪的想象和认知。他们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之间的钥匙,可以打开厚重的时间之门,让今人可以透过这些意象管窥中世纪人的心灵世界。

然而,做到这一点的书也并不少见,一本《世界文化象征辞典》

(汉斯·比德曼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或是近两年很是热门的怪物大全之类的图书,给出的意象更多,信息量更大。但这些书大都只是辞典类的辞条解释,并没有深入剖析解读。勒高夫这本著作的长处恰恰在于它的解读。作者用近似中国史研究的考证之法,从文献中钩沉汲隐,寻踪摸迹找出这些意象的源头,以及它们嬗变的过程。还包括后世对这些意象出于各种目的的利用。譬如在女教皇这个意象的分析中,勒高夫指出这个意象之所以诞生在13世纪,并不是想塑造一个挑战男权的女英雄的悲剧故事,恰恰相反,她是教会散布的女性恐惧症的意象:越是博学望隆的女性,越会对正常的秩序造成损害。但到文艺复兴时代,这个虚构的意象又在薄伽丘这样的文艺复兴之子笔下,成为光辉女性反抗性别歧视不公的典范,而在同一时期的宗教改革运动中,这一形象却被路德的追随者丑化为教会卑鄙可耻的化身,而在今天,她又成为女性主义的代表,在文学小说和影视剧中扮演一个悲剧性的抗争者角色。

“解释过去,适应当代,开启未来”,在序言中,勒高夫如此解释意象的历史意义。但这本书的内容远远超过了这个定义。意象既可以成为指引,也可以成为后世背负的历史负累,就像查理曼沉睡等待复活的传说,被巴巴罗莎皇帝的传说套用,既成为德意志民族国家兴起的象征人物,也成为希特勒建立的第三帝国,企图征服世界所套用的民族复兴神话。当他将突袭苏联的战略计划命名为“巴巴罗莎”时,就是在利用这种意象的力量来蛊惑人心,企图用虚构的传说来操控真实的现实。从这个角度讲,或许有一天,我们今天创造的某些英雄和传说也会成为意象,被赋予意义,成为未来的指引。

当然,也有可能这一切已经发生了。

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陈赢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刘亚光

在豆瓣闲逛时,我差点因为这个书名而认为这是一本内容并不丰富的消遣读物。事实上,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确实和书名一样的轻松、有趣,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这本书给人带来的启发。书中的蛤蟆先生本是一个时尚、热情又爱冒险的家伙,但却突然陷入了抑郁,他的朋友们决定出手相助,其中包括智慧又威严的獾、关心朋友但却有点絮叨的河鼠、体贴善良的鼹鼠,和智慧的心理咨询师苍鹭。书的作者、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把深奥的心理学理论,用一段在几个可爱的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讲述了出来。比如,什么是抑郁症?韩炳哲这样的哲学家可能会告诉我们,抑郁症是一种“过度的肯定性”——这难免显得太抽象了。但是当你看到书中蛤蟆在苍鹭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的自我剖析时,你会慢慢从蛤蟆大量生动、口语化的情绪表达中,理解抑郁症可能是一种对愤怒的长久压抑,也可能是一种自我责备的习惯,它也和我们的成长经历中的诸多细节息息相关。这正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这些故事不会对这些困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学问题下一个明确的、理论化的定义,但却可以让我们在与蛤蟆先生的共情中,找到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这本书同时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书中的主要故事线索是一场心理咨询,除此之外,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仿佛也在让我接受一次心理咨询。苍鹭的每次咨询总会在让蛤蟆有所收获,但却也产生了新的困惑的情况下戛然而止,作者也据此自然划分着章节。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全书读罢,我和蛤蟆一样对我从未深入了解过的心理咨询有了自己的思考:它绝非是一种一蹴而就、居高临下的说教和救赎,而是通过平等的沟通,帮助接受咨询者缓缓地发现自己从未发现过的自我。

文化

《文化失忆:写在时间的边缘》,[澳]克莱夫·詹姆斯,丁骏/张楠/盛韵/冯洁音译,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9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张进

“文化失忆”与其说是这部厚达七百多页作品的书名,不如说是一个反语式的警告,是克莱夫·詹姆斯对二十一世纪的某种担忧,蕴含的是他对人文主义传统的热爱、坚守与感激。

克莱夫用这部作品欢迎读者回到二十世纪,那个“最坏的时代”催生了太多生死存亡,其核心事件之一是犹太人的命运,几百万的猝然死亡为整个世纪覆上恐惧的阴影,不过克莱夫以犹太人的命运作为本书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还因为“没有什么比犹太人的例子更能证明思想难以扼杀”:不得不四散流亡的犹太人为他们移居的国家带去了文化上的改变,甚至巨变。正是在这种毁灭与顽强生存的强烈对峙中,人文主义展现出它的必要性,这也让克莱夫对思想文化之活力抱有信念,对人文主义怀有希望。

然而克莱夫意识到,在当下,极权主义并未终结,反启蒙主义蠢蠢欲动,人文学科正渐渐沦为角逐名利的工具,而“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人文主义若要在这个新世纪得以存留,必须后继有人。这些继承者必须拥有记忆。”记忆的来源正是“昨日的世界”,是在二十世纪的磨难中维持理性的智者们。

本书以首字母为序,从阿赫玛托娃写到斯蒂芬·茨威格,表面上看是二十世纪值得书写之人物

(包括希特勒)

的素描:生平与著作的简介,配上三五页的精炼评论。这样的篇幅不足以让读者深入了解一个诗人、哲学家或艺术家,如书中写到的米沃什、维特根斯坦或者戴高乐,他们当然值得被更多的文字书写;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克莱夫的这部评论集无意面面俱到,或者做到多么深刻,而是以人文主义为隐含的主线,展现二十世纪“伪智者和真智者”的主要思想以及对思想的反思,为读者指出值得被记忆的东西,其中最主要的精神是一种创造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不应因任何理由被任何人削弱。

社科

《功与过:社会生活中的赏罚》,[美]查尔斯·蒂利,李钧鹏译,后浪|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8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罗东

每个人都会对其他人评功论过。而评功论过的场景几乎遍布人所及的每个角落——比如,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出租车、公交或地铁上的“八卦新闻”,以及宿舍、班级或职场上的“说三道四”。只要你进入或靠近这些场景就会发现,在人与人的交谈中,绝大多数语句都包括评功论过。即便不是无休止的赞美或谩骂,那些看上去心平气和的、“理性客观中立”的表述,往往也伴随着言说者的神情、语调变化。选什么样的词来修饰当然也是一种态度。这便是“社会生活中的赏罚”。

 

一代社会学大家查尔斯·蒂利在晚年也著书立说探讨这一议题,确实让人期待。在《功与过》

(Credit and Blame)

一书中,他力图理解的不是所谓人性,而是人们怎样定义和评价功劳、罪过,如何对待彼此,并从中讲述社会生活无处不在的奖惩逻辑。在这里,“功”与“过”的形成过程经常不是相互对照的关系,因为后者更严格、更强烈,一般会产生两个或多个非此即彼的群体。这却不意味着“过”就更复杂。查尔斯·蒂利看到,无论是评功还是论过,都需要一则故事传播。“过”的故事其实比较简单。人们偏爱鲜明的、简单的故事,“完全正义”的冲动也会让人们更愿意接受一方完全错误而另一方完全正确的叙事结构,而言说者同样可能只选择最有利于本人的材料,删繁就简,缩短事件的因果链条,强调“过错”。“评功”则需要不那么单一的叙事。如果被评判的对象不能像体育竞技一样“输赢高下立判”,这一过程就不得不强化叙事使人信服。

 

查尔斯·蒂利为了描述社会生活中的赏罚逻辑,制作了“正义度量表”,考虑的方向包括行动者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造成某一后果,而该后果在多大程度上提升

(功)

或降低

(过)

了人们认为有价值的行动等。然而,在每一次论述中,他都会快速回到集体行动或民族国家。案例也多以此为主。当然,制度变迁或历史动力才是他的研究领域,加之其中的文字、图像等历史记录让论证更顺利。而人与人汇聚起来,在群体仪式中展现的赏罚也最充分。但是,读完还是难免有一些遗憾。可以说,副标题“社会生活中的赏罚”的“社会生活”在书中更多只是指制度化

(Institutionalized)

的那部分“社会”,或至少是直接受国家

(state)

干预或大事件影响的那部分“社会”,与作为日常交往的那部分“社会”有距离。而在个体与结构之间的穿梭亦不如期待那样自如。查尔斯·蒂利最擅长的领域还是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在这一领域,在他逝世十余年后也鲜有人可及。

作者 | 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 | 李永博;王青

校对 | 李世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它真实描摹了生育困境,可惜有些避重就轻|一周新书风向标_手机大只500登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