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婚姻故事:女性更渴望进步,男性却想根植于传统_大只首頁

撰文 | 董牧孜;周洁

近年来,印度女性的弱势地位一直广受关注。在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2015)

《月事革命》

(2018)

及电影《印度合伙人》

(又名《护垫侠》,2018)

等影视作品中,我们目睹了印度女性遭遇的性暴力、经期贫困及不利的就业、家庭与婚姻状况。

新冠疫情肆虐印度以来,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又进一步加剧了印度社会分裂的可能。而当下印度剧变的社会剪影,在《维系婚姻的秘密:一个美国记者在印度的十年追访》中一览无余。与此同时,作者伊丽莎白·弗洛克透过三对印度中产阶级夫妻的棱镜呈现了当下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

“没有比印度更适合探讨爱情和婚姻的国家了”,弗洛克觉得,这里“也许是世界上最痴迷婚姻的国家”。她选择以印度变化最大的城市、“万物之城”孟买作为故事上演的空间。在这里,越来越多的女性出轨、看色情片和体验婚前性行为。在她观察到的婚姻中,女性通常更希望拥有一种更加进步的婚姻形式,而男人通常更想要继续植根于传统。对于正在经历巨大社会变革的印度来说,这种脱节背后的紧张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对男人和女人而言,婚姻可能意味着截然相反的未来。在这份“坦诚到令人心惊的婚姻报告”之中,一对主人公有婚外情,一对不孕不育,一对相亲结婚,但心里有割舍不了的白月光。《维系婚姻的秘密》一书中出现的夫妻问题,体现出印度社会的独特变化,同时也与中国或美国的婚姻故事似曾相识,比如不忠、不孕和经济问题,等等。

伊丽莎白·弗洛克(Elizabeth Flock)是美国PBS新闻时间的记者。她曾是福布斯印度杂志驻孟买的调查记者,后来也曾工作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华盛顿邮报。伊丽莎白为许多主流媒体供稿,例如纽约时报、大西洋周报、纽约杂志和印度时报等。她现居美国华盛顿。

伊丽莎白·弗洛克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22岁那年她只身来到印度的孟买,在《福布斯印度》杂志担任特稿记者。她先后跟城里六对夫妻住在一起,其间,她惊讶地发现,孟买人民的爱情比她以往见识过的都要更加真诚与感性,具有当下快餐式婚姻关系所缺乏的特质。

2014年,在父亲第三次离婚后,弗洛克带着十几个笔记本、一部手提电脑和一支录音笔,重返孟买,从一个专业记者的视角,继续对其中三对中产夫妻的婚姻生活进行追踪纪实。她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亲眼见证了亲密关系里无关紧要的小事与重大的人生抉择,通过数百小时或独立或集体的采访、短信、日记、邮件、医疗与法律文书等,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夫妻双方的内心隐秘。

《维系婚姻的秘密:一个美国记者在印度的十年追访》,[美]伊丽莎白·弗洛克著,何金娥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5月。

如今,包办婚姻在印度中产阶级之中依然普遍,种姓因素也仍在参与决定着年轻男女的婚姻选择。

“刚到孟买时,我对包办婚姻的想法抱有很大的怀疑甚至反感。我以为它永远都行不通。可是,我书中的三对夫妻里,为爱结婚的夫妻最不幸福。我也遇到了很多过得很幸福的包办婚姻夫妻”,弗洛克说。一段好的婚姻如何受到阶级、出身与性格的影响仍然复杂。尽管婚姻或许是一种过时的制度,但我们至今还没找替代品。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一些被弗洛克称之为“打破规则者”的年轻女性,她们不愿意再在丈夫面前扮演从属的角色。弗洛克在作者自序中对这一群体心怀共情:“我喜欢她们,是因为她们是浪漫主义者,也是规则的破坏者。她们梦想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却并不墨守社会习俗。她们无法忍受旧有的中产阶级道德规范。当既定的爱情规则羁绊了她们的生活时,她们就创造新的规则。”

然而,包办婚姻是久远的传统,很难颠覆。在打破传统之后,她们是否会遇到新问题?孟买这座城市和这些印度故事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中产阶级与印度底层阶级的婚姻故事是否会有显著差异?《维系婚姻的秘密》作者弗洛克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在印度,正如在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一样,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正使许多夫妻困在家里,导致压力和紧张气氛增加。书中的人物正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生活下去。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弗洛克说。

“印度,也许是世界上最痴迷婚姻的国家”

新京报:《维系婚姻的秘密》一书中的夫妻问题与中国、美国的婚姻故事很相似,比如不忠、不孕和经济问题等。你觉得这本书中的印度婚姻故事有什么特殊之处?

弗洛克我认为没有比印度更适合探讨爱情和婚姻的国家了。每个国家都很重视男女婚姻。但我认为,印度也许是世界上最痴迷婚姻的国家。印度家庭在婚礼上倾注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婚姻对于家庭的社会地位来说,意义重大。而印度的故事,无论是在印度教的神话中,还是在电影中,总是执着于爱情和亲密关系。

新京报:近年来,国际社会非常关注印度的新兴经济、宗教紧张关系和女性弱势地位。你以婚姻为切口,观察到了印度社会的哪些变化?

弗洛克: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婚姻的书,而是透过三对印度夫妻的生活,展现当下印度剧变的发生过程。它讲述了女性如何在一个深重的父权制国家获得能动性,与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施加于印度家庭制度的新压力。同时,这也是一本关于印度人如何摆脱旧的宗教法规和道德准则的书——尽管有时这种转变带来了严峻的后果。

电影《护垫侠》,根据印度草根企业家Muruganantham真实事迹改编。因为卫生巾关税高昂,在2012年印度仍有80%以上的女性生理期无法使用卫生用品,初中文化程度的主人公为了妻子的健康,寻找低成本的卫生巾的生产方法。

新京报:印度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和新问题。孟买似乎就是这种变化的剪影,书中也称它为“万物之城”。你认为孟买和这些故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孟买的变化对于这些夫妻来说意味着什么?

弗洛克:孟买在很多方面都是印度变化最大的城市,这也反映在性行为的变化速度上。越来越多的女性出轨、看色情片和体验婚前性行为。孟买也是宝莱坞的发源地,这使得它成为一个非常浪漫的城市。宝莱坞电影的标志性画面,就是在孟买海滩上挤在伞下的情侣,他们在繁忙而拥挤的城市分享彼此的私人时光。所有这些条件塑造了这些夫妻以及他们的生活。

新京报:书中所描绘的印度似乎从以往强调精神生活的甘地主义,变成了一个追求财富特别是物质财富的地方。书中人物Veer就更在乎他的金钱和工作,而不是他的妻子Maya。这种物欲改变了传统的印度婚姻吗?

弗洛克:确实是,资本主义如今在印度是一股主导力量,在中国和美国以及世界许多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我也想了很多资本对爱情的腐蚀性影响。Veer和Maya的关系中,真正的成长和富有同情心的爱次于财富和地位,完全体现了我对其影响力的担忧。

种姓制度,在印度婚姻中有多重要?

新京报:虽然书中的夫妻都是面向世界的中产阶级,但是他们又明显受到印度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都与包办婚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您是怎么看待这种婚姻状态的?

弗洛克:当我刚搬到孟买时,我对包办婚姻的想法抱有很大的怀疑甚至反感。我以为它永远都行不通。可是,我书中的三对夫妻里,为爱结婚的夫妻最不幸福。我也遇到了很多过得很幸福的包办婚姻夫妻。那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我相信,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包办婚姻,都可以成功,这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容性,以及他们是否愿意为婚姻努力。现在很多印度婚姻都是包办婚姻和爱情婚姻的混合。父母设置了一些标准,但最终由个人来决定。我观察到这种模式通常是可行的。

对我来说,他们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方面是丈夫和妻子之间的隔阂。在三对夫妇中,女性通常更希望拥有一种更加进步的婚姻形式,而男人通常更想要继续植根于传统。这种脱节,反映了印度正在发生的巨大社会变革,让我意识到这种紧张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在三对夫妻中,拒绝家里安排,选择为爱私奔的Veer和Maya面临的危机似乎最大。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女性Parvati,最后却成为了和她父亲一样纯洁的印度教徒。Maya和Parvati代表女性正在做出的两种不同选择。有些人,例如Maya,正在挑战规则并承担了后果。其他人,例如Parvati,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传统,并在此过程中放弃了一些自由。

Maya嫁给了一个她的家族不赞成的爱人,面临很大的压力。印度女性知道拒绝包办婚姻会带来的经济、家庭及其他方面后果。但无论如何,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这样做。

电影《起跑线》(2017)反映了印度中产阶级夫妇的教育焦虑。服装店老板与太太为了将女儿送进名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办法甚至不惜住进贫民窟扮演穷人。

新京报:这些夫妻都属于中产阶级。为什么会选择他们。相比而言,印度底层阶级的婚姻故事会有显著差异吗?

弗洛克:这些都是我所了解的夫妇,所以相反的,好像是他们选择了我。如果采访底层群体,可能需要翻译的帮助,但我不想通过翻译工作。最重要的是,我想把重点放在中产阶级上。有人曾告诉我,中产阶级没有富人或穷人所拥有的道德自由。相反,中产阶级的家庭常常试图通过坚持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道德规范,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但在当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某些人不想再遵循这些准则时,会发生什么?这些人是我想去了解和采访的。

我不确定底层的婚姻故事与中层或上层阶级是否有显著差异。对我来说,无论是在孟买,纽约还是北京,爱情问题在很多方面都是普遍存在的。

新京报:种姓制度在印度婚姻中是否还很重要?

弗洛克:是的。虽然种姓制度已不像过去那么重要,在城市里,你也不会经常听到有人公开提到它,但它肯定还限制着人们的婚姻。书中的一对夫妻之所以被对方的父母相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都来自于婆罗门——最高的种姓。尽管他们的父母都是城市人,而且声称自己非常进步,但他们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嫁给低种姓的人。 

“婚姻或许是一种过时的制度,但我们还没找到很好的替代品”

新京报:在这本书中,你花了十年多时间持续追踪三对夫妻,深入挖掘了印度最大城市孟买的现代婚姻。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你是如何找到这些采访对象,又如何获得他们的信任的?

弗洛克:我21岁大学毕业后就搬到了孟买,在一家商业杂志社找到了一份写经济报道的工作。像很多生活在印度的外国人,我也和一些夫妻住在一起。我发现比起分配给我的工作内容,我对那些认识的夫妻的故事更感兴趣。很快,我开始记录这些夫妻告诉我的婚姻故事。后来,这变成了一个正式的项目,我回到印度,再次与这些夫妻生活在一起,在这十年里试图了解他们婚姻内部发生的事情。 

《维系婚姻的秘密》一书细致描写了婚姻的丰富细节,包括性爱、流产和婆媳纠纷。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懂婚姻的内部运作,以及一个城市、国家在变革时期的外部运作。作为一名记者,我也喜欢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我的采访对象在一起,因为往往只有和他们长时间相处,才能听到最有趣和亲密的故事。

时间越长,他们越信任我。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书里所有人的名字都做过更改,某些地名也被省略了。如果没有这样做,我觉得大多数人也不会分享这些非常私密的细节。也有可能因为我不是印度人,而是美国人,所以他们觉得我不太会去评价他们的选择,对我也更加信任。

新京报:你将这本书的叙事打散,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讲述。对于一些读者来说,一开始会很难跟上故事的节奏。你为什么选择按照时间段来叙述,而不是分别讲完每一对夫妻的故事呢?

弗洛克:尽管这三对中产阶级夫妻在现实生活中彼此不认识,但我还是想将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呈现。因为他们都居住在孟买——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我希望平行叙事的方式能帮助读者思考,这些夫妇如何以相同和不同的方式对同一环境以及类似的困难做出反应。 

新京报:很多读者都表示在阅读这本书时会忘记它是一部非虚构作品,而把它当成小说来看。你对此怎么看?

弗洛克:我很高兴一些读者觉得这本书读起来像小说。我喜欢叙述性非虚构作品。因为它使作者可以自由讲述真实的故事,但也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风格。了解印度以及该国的变化并不一定非得是枯燥的阅读体验。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这些夫妻的生活确实比小说还要离奇。

《孟买:欲望丛林》, [印度]苏科图·梅塔著,金天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4月版。

新京报:你和这些夫妻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进行单人的采访。这些工作会影响到这些夫妻的关系吗?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弗洛克:我很想相信我的工作对这些

(夫妻的)

关系没有影响,但是我认为那不是真的。有时候,其中某对夫妻吵架的时候,会看着我问我的建议。当然,我总是说我不想参与其中。但是在具体情形中谁对谁错,我还是有自己的判断。我也认为只要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这些夫妻就会对婚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不管是好是坏。

新京报:根据美国读者的反馈,你觉得中国读者最惊讶于印度婚姻故事的哪些部分?

弗洛克:美国读者们对于书中肥皂剧一样私密的细节的惊讶。我认为中国读者可能会对印度妇女拒绝传统的态度最为惊讶——一如中国妇女一样。比如Maya和Veer曲折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现代,但也受到传统的束缚。

新京报:你在父亲第三次离婚后来到孟买,这座城市似乎有答案。这本书也是为了探寻婚姻的问题,你找到了维系婚姻秘密的答案了吗?

弗洛克:我希望我已经找到了爱情或婚姻的答案,但是我认为这本书的创作过程给我留下了更多的问题。不过,我从长期关系中学到了一些东西。第一,一段关系几乎可以是你想要的任何方式,只要它对你有用。第二,即使你生活在一个社会压抑性比较强的国家,寻找一些个人自由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接受你的伴侣和他们的缺点是必要的,这样你们才能在一起。最后,我认识到婚姻或许是一种过时的制度,但我认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替代品。

撰文 | 董牧孜;周洁

编辑 | 李永博;王青

校对 | 王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印度婚姻故事:女性更渴望进步,男性却想根植于传统_大只首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