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_大只注册登陆平台

撰文 | 徐伟

《吃: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这部书可谓食物史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作者颇具野心地“把食物史当成世界史的一个主题”,围绕食物的获取、生产、分配、争夺、烹饪等来展开叙述,用丰富的人类学、考古学、营养学、社会学、环境学知识,为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食物与人”的宏大历史叙事。

在这位被《纽约时报》盛赞为“比肩吉本、汤因比、布罗代尔的历史学家”笔下,食物成为历史的注脚和文化的样本,仿佛人类文明的全部历史都浓缩在那小小的餐盘里。他用八个章节(他称之为八大“革命”)来呈现食物史的全貌,即烹饪的发明、食物的仪式和魔法、畜牧革命、农业革命、食物与阶级、食物贸易、食物和生态交流及饮食工业化。他颇具自信地声称,“所有的革命都是食物史的一部分。”

伴随这部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的著作,让我们开启一场追问“食物如何改变人类和全球历史”之旅吧!

《吃: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著,韩良忆译,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3月。

人人都爱美食,人人都需要依靠食物存活。所谓“民以食为天”,既道出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中“高级动物”的本能需求,也说出了人们对食物顶礼膜拜的朴实真相。这种真相不仅存在于某个国度或民族的阶段史中,而且普遍存在于人类全部活动的历史中。

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文明就是在对食物和味道的追寻探索过程中完成的——因对食物的获取和分配,而产生了劳动分工以及阶层分化,并产生了畜牧业、农业等影响经济社会结构的事物;因对以食物为主的生存资源的争夺,而产生了部落冲突、地区征战、种族侵略和大航海运动,从而让世界版图不断变化;因对食物味道和品相的追求,产生了不同的烹饪传统、饮食礼仪、祭祀文化,而这些成为人类所标榜的文明与野蛮蒙昧相区隔的标志。

尽管食物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关于食物历史的研究却被学界长期忽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关于食物的研究,要么围绕烹饪技术和营养学而展开,要么将食物视作生产和交易的普通商品,要么将食物当成政治附庸关系的要素,从未将食物与更宏观的人类文明发展史相联系。直到二战爆发前,法国年鉴学派的学者才开始提醒史学家正视食物史,数十年来相关研究不断累积突进,但论述范围大多囿于某些具体时空。

在英国历史学者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看来,关于食物的第一场革命是烹饪的发明,他认为自烹饪手段诞生以后,人类变得有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而社会变革的历史也从此展开。他引用亚马逊人的观点:“烹饪行为是在天地、生死、自然和社会之间调和的活动。”生的食物一旦被煮熟,文化就从此时此地开始。

第二场革命是吃的意义的变化,他讨论到食物不仅能维持生命,食物的生产、分配、准备和消费促成了仪式和魔法,吃变得仪式化、非理性或超乎理性之上,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基础上,已经开始追求吃的礼仪和意义。

再者是畜牧革命和农业革命——可食的动物被驯化,经挑选后加以养殖。同时,在万千种植物中挑选出少数品种作为主食、蔬菜或者水果,从而让人们从游牧和采集中解放出来,能够依靠天时地利自力更生。

第五场革命有别于前面从单纯时间线来分段,而是将食物当成区分社会阶层的指标,他从可能源起自旧石器时代的争夺食物形同角逐特权的现象,谈到现代优雅又布尔乔亚式的饮食,设法从中爬梳出一条连续不断的脉络。

再往后还有涉及远程的食物贸易,以及食物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近五百年来的生态革命,以及19世纪和20世纪的工业化过程中,食物对它有何贡献,同时工业化又如何影响了食物,等等。

在费尔南多看来,人类文明的发端,就是从围在营火旁边吃东西开始的。“营火成为人们交流、聚会的地方。烹调不光只是料理食物的方法而已,在此基础上,社会以聚餐和确定的用餐时间为中心组织了起来。烹调带来了新的特殊功能、有福同享的乐趣以及责任。它比单单只是聚在一起吃东西更有创造力,更能促进社会关系的建立。”

书中引用了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一句颇为经典的话:“告诉我你吃什么,我会告诉你你是什么。”可见,食物会暴露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从《舌尖上的中国》、李子柒美食视频的走红,不难发现人类对食物和味道的追求未曾稍减。食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能量,更参与缔造了人类的全部历史。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2012)画面。

作者 | 徐伟

编辑 | 张进 张婷 罗东

校对 | 杨许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只注册|大只500代理 » 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_大只注册登陆平台

赞 (0)